每天半斤奶(远离心血管病,超9万国人分析)
每天每多饮100 g的牛奶,与降低11%心血管病发生风险、9%的脑卒中风险和11%的心血管病死亡风险有关。
这项研究的数据来自China-PAR项目中InterAsia、China MUCA-1998、CIMIC等3个队列,共纳入全国91757位居民。这些居民在参与研究时均无心血管疾病、肿瘤及终末期肾病等。平均随访5.8年期间,发生了3877例心血管事件,4091例死亡。
如果牛奶每天饮用量超过300 g,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进一步降低,分别降低 41%和48%。
[2]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209-230.【点击下载原文】
研究者推测,牛奶这种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可能是含有的高蛋白、钙和钾有助于改善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升高和腹部脂肪等心血管危险因素。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再说,牛奶里的某些类型的脂肪还可能有助于改善“好胆固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以及抑制炎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发现,国人喝的牛奶比较少,9万余人平均每天饮用26.2 g,而且75.4%的人在2007年和2008年“滴奶未沾”。
来源:
这是在考虑了年龄、性别、地理位置、教育水平、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水平、体重指数及健康饮食状态后分析的结果。
近日发布的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建议:
好多人会担忧,牛奶里的脂肪会不利健康。研究者指出,国人较西方人群摄入远远较低,适量饮用牛奶还是可以的。
进一步分析可见,在当前每日饮用牛奶的范围内,饮用牛奶和心血管病、脑卒中的发生以及心血管病的死亡呈线性剂量关系。
[1] Wang XY, Liu FC, Yang XL, et al.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ith milk intake among general Chinese adults.Chin Med J (Engl). 2020 Apr 15.
每天喝液态奶 150~300 g(常见袋装牛奶为 180 ml;盒装为 250 ml)。
对于不同研究中牛奶对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不一致,研究者认为,这可能由于人群饮用牛奶水平、牛奶类型不一样所致,此外,不同的生活方式、饮食模式、基因背景和疾病状况都可能影响结果。
研究显示,与从不喝牛奶者相比,每天饮用牛奶150~300 g 者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3%和19%。
为什么牛奶这么好?
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团队等在9万余国人中进行的研究提示,每日适当多喝点牛奶,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
Lancet子刊研究称,我国半数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死亡“与吃有关”
中国疾病负担报指出,包括高盐饮食、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在内的饮食风险因素是影响我国人群健康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晓峰、丁刚等分析了1982~2012年过去30年间国人饮食习惯,发现中国半数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死亡与吃有关。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35:060000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BNP水平升高须警惕房颤
B型利钠肽(BNP)主要由心脏分泌,其血浆浓度能反应心脏容量和压力负荷的变化,在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已经成为临床上心力衰竭最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另有研究发现,房颤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也有不同程度升高。不“婚”有害:单身可增加2倍女性中风风险
结不结婚,和谁结婚,不仅是个社会问题,更关乎健康。阜外医院陈纪春、陈沛等对8千余人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各种单身,包括到适婚年龄的未婚、离异、分居冷战以及不幸丧偶,均会增加女性脑卒中罹患风险,而非男性。研究显示,与已婚女性相比,各种单身会增加女性2.15倍脑卒中罹患风险,而在校正常见心脑血管风险因素以及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后,风险依旧。而男性则不然,婚姻状况与其脑卒中患病风险无关。英国研究:医务人员勇于指出错误,可使医院死亡率下降6.48%
近期,HealthAffair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医院开放文化的传播与较低的医院死亡率有关。医院的开放文化被定义为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如果员工看到可能会对患者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且可以自由地质疑那些更具权威性的人,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言。该研究首次证实医院里这种开放性环境有利于降低院内死亡率。我国约半数烟民烟草成瘾!Lancet子刊王辰、肖丹等分析
5月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中日友好医院王辰院士、肖丹教授等针对2018~2019年中国健康素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我国当前吸烟者中,近一半存在烟草依赖,且吸烟量越大,开始吸烟时年龄越小,烟草依赖风险越高。烟草依赖,也叫烟草成瘾,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该分析显示,在我国20~69岁人群中,当前吸烟率为25.1%,男士吸烟率明显高于女士(47.6%vs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