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吸烟导致冠心病死亡在增加(中国医大一院研究)
不吸烟者也在经受二手烟的危害!
在日本、美国和世界范围内,由二手烟引起的冠心病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每年下降3.8%、4.1%和1.6%,但在中国没有显著的趋势变化。
男性和女性因二手烟引起的心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的变化在各区域相似。
日本、美国和全世界范围内因吸烟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每年显著下降4.2%、5.1%和2.2%。而在中国,由吸烟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增加了0.6%。
在中国、日本、美国和世界范围内,男女因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以每年降低0.4%、4.0%、4.9%和2.1%的速度下降。可见,中国的下降率最低。
在2017年,中国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最高。
在本研究中,中国、日本、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因烟草暴露引起的心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死亡率的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中国因吸烟导致的心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死亡率的增长幅度最大。
在中国同一出生队列中,因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从30-34岁年龄组的7.38/100,000人迅速上升到75-79岁年龄组的360.15/100,000人。
另外,在中国、日本、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吸烟引起的脑卒中患者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
60岁以前,中国、日本、美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死亡率差异较小,但60岁以后差异扩大。
本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心血管病病死亡率较高,研究者认为可能是我国控烟工作开展较晚所致,并建议将老年人列为心血管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优化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老年人筛查和管理工作。
在每个年龄组中,日本因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死亡率最低。
近期,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发表研究比较了1990年至2017期间中国与日本、美国以及全球范围的烟草暴露归因死亡率,发现其他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心血管死亡率均呈现逐年显著下降,虽然中国也有下降,但是中国由吸烟引起的心血管死亡率下降率最小,由吸烟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增加了0.6%。
因此,在中国、日本、美国和世界范围内,由二手烟导致的卒中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均有显著下降趋势。
研究者强调,年龄是心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的结果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长期吸烟导致血管损伤;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抵抗力下降。
来源:Wu X, Zhu B, Xu S, Bi Y, Liu Y, Shi J. A cross country comparison for the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tobacco exposure in China, Japan, USA and world. BMC Public Health. 2020, 20(1):888. Published 2020 Jun 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该研究数据显示,在中国、日本、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归因于二手烟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以每年降低1.2%、3.8%、3.9%和1.8%的速度下降。
研究者比较1990年至2017年间中国、日本、美国和世界上由烟草暴露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中国、日本、美国和世界死亡数据来自《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7)。
中国是烟民大国。烟草暴露是心血管病及其死亡的主要因素。随着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加深以及戒烟措施的实施,与吸烟有关的心血管病死亡情况如何?
由二手烟引起的心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的死亡率同样如此。
9~11岁就该查血脂!?美国1.5万儿童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虽然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但其发病早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在儿童时期已经开始。近日,一项美国研究摸索了一下儿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轨迹,籍此支持对9~11岁儿童进行血脂筛查。这项研究对15000多儿童进行研究发现,平均LDL-C水平从3~10岁逐渐升高,而从10~15岁降低,然后再次升高达到成人水平。阜外医院不用射线、不开刀已治疗400余例先心病
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提高及器械的不断改进,大多数先心病可采用经皮介入治疗。但传统经皮介入技术一般在导管室内经放射线引导下完成,这潜在的放射线损伤无法避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先心病领域进行了探索。陆续有单中心的案例报道,尤其是随着三维超声心动图逐步应用于临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的经皮介入治疗优势凸显。PCI术后,谁最适合用替格瑞洛?韩雅玲、李毅团队研究
对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目前指南建议用阿司匹林和一种P2Y12抑制剂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其中P2Y12抑制剂包括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普拉格雷。近期,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李毅研究团队发表的一项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提示,在PCI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根据GRACE评分,中高危患者才能从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拒绝中年油腻,要做肌肉男!西班牙研究称:肌肉男不易患心血管病
谈到中年油腻,脑海中马上想到的是大腹便便,精神萎靡不振的大叔。怎么办呢?西班牙一项研究则称,拒绝油腻,要打造肌肉男!肌肉男今后10年内发生心血管病风险就较低。但在女士中没有发现这种关联。研究共如入选1019名年龄>45岁无心血管病史的居民,并接受了长达10年的随访。随访期间,研究发现,与骨骼肌质量最低的人相比,骨骼肌质量最高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如中风或心梗)的风险降低了81%。【房颤医疗质量评估与改善研讨会】中国房颤患者面临“卒中风险高,出血风险也高”难题
在房颤医疗质量评估与改善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对中国房颤患者的抗凝问题展开的热烈讨论。我国房颤抗凝治疗存在明显不合理性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的刘静教授表示,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而抗凝治疗是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重要策略之一,有研究显示,抗凝治疗可使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降低64%。刘静教授杨进刚阜外2023-07-29 10:35:1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