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学院14万国人研究(40岁人群超四成血脂异常,22,甘油三酯高)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还显示,较之40~49岁人群,50岁以上者罹患高胆固醇血症、LDL-C升高、非HDL-C升高可能性更高,而罹患低HDL-C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性低。
值得注意的是,乡村居民吸烟、饮酒和高血压更常见,而之前有研究表明吸烟、饮酒增加血脂异常风险。不过该研究发现,高血压或吸烟者罹患低HDL-C风险不高。
这项研究中血脂异常患病率较既往研究要高,研究者认为,这或许由于近几年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病学变化较大,中国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快速以及城市化的乡村地区环境因素和医疗可及性匹配有所脱节所致。
研究还发现,不到50岁的男士,其血脂异常比女士更多见(33% vs 22%),但不论男女50~59岁患病率均达高峰,之后随增龄开始下降,但女性患病率一直高于男性。不同血脂组分流行趋势与此一致。
此外,就男女而言,不论城乡,女士要比男士血脂异常更多见。研究者考虑该研究纳入的是40岁以上人群,女性绝经有一定比例,这可能是性别差异的其中原因。
除了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城里人更常见,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胆固醇和高非HDL-C乡村居民更多见。
城里人、汉族和脑卒中病史均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此外居住在“脑卒中带”和北方的人群,血脂异常更多见。
研究显示,城乡血脂异常患病率相似,但各血脂组分城乡不同。
研究同样再次证实了经常规律运动的好处:喜欢运动的人血脂异常风险低。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卢祖洵等对全国近14万人进行的研究发现,我国≥40岁人群超出四成人血脂异常,而女性比男性更为普遍。
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心血管剩余风险密切相关,而研究者发现,城乡居民患病率均较高达22%。
对于女性而言,罹患高胆固醇血症、LDL-C升高、非HDL-C升高风险要比男性高,但低HDL-C风险比男性低。
整体而言,超重、全身胖、“肚子”大、伴有糖尿病或高血压、吸烟、饮酒的人血脂异常风险均升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不同血脂组分,年龄、性别、胖瘦、生活习惯等均会影响其“上上下下”。
这项研究的数据来自中国脑卒中筛查和防治工程(CNSSPP),研究者从2014、2015年除西藏外全国各省级行政区70余万居民中选取了其中136945位,年龄在40~100岁,53.1%为乡村居民,96.7%为汉族。
来源:Opoku S, Gan Y, Fu W, 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dyslipidemia among adults in rural and urban China: findings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project (CNSSPP).BMC Public Health, 2019, 19(1): 1500.
>70岁老人诊断糖尿病前期没意义!?JAMA子刊研究
糖尿病前期用于识别糖尿病高危人群。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20年指南主张每年监测所有糖尿病前期患者的2型糖尿病发展情况。应用高强度他汀仍事件复发者,坏胆固醇应<1.0 mmol/L!欧洲联合调脂指南
近日,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工作组发布了一份如何联合用药来改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的控制。危险度越高,LDL-C目标值越低高危患者的LDL-C目标为<1.8mmol/L,且比基线降低至少50%。极高危患者的LDL-C目标为<1.4mmol/L且比基线降低至少50%.杨进刚阜外2023-09-15 14:26:290000<12岁儿童,每天该吃5顿饭!?欧洲儿童肥胖预防立场文件
5月1日,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学会(ESPGHAN)发表立场文件,指出了饮食因素、进食习惯、生活方式在儿童肥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对儿童期肥胖的预防作出了推荐。该文件强调,父母的饮食行为是儿童期肥胖的关键决定因素之一。青少年儿童肥胖的形成比较复杂,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整合多个成分的方法来预防。2岁以内1、母乳喂养可预防儿童期超重和肥胖,配方奶喂养则会改变婴儿的身体组分。雅培宣布停售生物可吸收支架,还将研发第二代可吸收支架
9月8日,雅培公司宣布,在全球各国停止销售该公司生产的生物可吸收支架,原因为“销售量低”。雅培发言人KristinaBecker指出,在全球范围内Absorb的销售额不足雅培所有支架销售额的1%,其制造成本比销售成本更高,因此在市场中持续不下去了。截至9月14日,雅培公司会全面停止销售所有尺寸的Absorb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系统和AbsorbGT1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系统。高血压是“贫穷病”!自然子刊述评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慢性肾病和痴呆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可预防原因。近日,自然子刊一篇述评文章指出,高血压在低、中等收入国家更为普遍,高血压患病率仍在攀升。目前全球年龄标准化的高血压患病率下降,男性从29.5%降至24.1%,女性从26.1%降至20.1%。高收入地区的血压水平大幅下降,从1975年的世界最高水平,降至2015年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