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杂志研究称(评估心血管风险不必检测,坏胆固醇,只需要查总胆固醇和,好胆固醇)
该研究显示,ApoB、LDL-C、非HDL-C三者高度相关,HDL-C则与ApoA1强烈相关。
而且需要强调的是,在预测心血管风险时,也不需要用直接检测的LDL-C水平,不论患者有没有服用他汀,非HDL-C都是一个更便宜的等效风险预测指标,而且不需要空腹采血。对于服用他汀的患者来说,将非HDL-C作为治疗靶标就行了。
但是,如果心血管病风险预测模型中已经包含非HDL-C,ApoB或LDL-C并不能进一步提高该模型对心血管风险的预测价值。
同样地,HDL-C与ApoA1对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预测价值也相同。这两个指标每升高1个标准差,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均降低19%。
在另一个基线服用他汀的患者队列中,研究者发现,非HDL-C和ApoB均可改善经典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心血管风险的预测价值,且两指标的价值类似。
来源:Claire Welsh, et al.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Lipoprotein Tests and Apolipoproteins in the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ata from UK Biobank. Circul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June 20, 2019. /10.1161/CIRCULATIONAHA.119.041149
研究者发现,即便在服用他汀的人群中,仅非HDL-C(总胆固醇水平-HDL-C水平)就足够用来评估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了。
但是,一旦心血管病风险预测模型中添加总胆固醇和HDL-C后,再添加ApoB或LDL-C(直接测得或计算得出),均不能进一步提高对心血管病风险的预测价值。
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在基线无心血管病以及不服用他汀的人群中,ApoB、LDL-C、非HDL-C在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时的价值相似。这三项血脂指标每升高1个标准差,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20%~23%。
另外,近年来有些学者呼吁临床广泛应用载脂蛋白,这并没有依据。
该研究的主要分析从英国生物样本库纳入346 686例基线无心血管病且不服用他汀的人,中位随访8.9年期间,6216人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1656例为致死性心血管事件。
在心血管病风险预测模型中,添加总胆固醇和HDL-C对预测价值的改善程度与添加ApoB和ApoA后相似。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者另入选68 649例基线服用他汀、有或无心血管病的人作为验证队列,研究期间3515人发生心血管事件。
近日,Circulation在线发表的一项针对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最新数据分析提示,在用血脂指标对无已知心血管病的人群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时,仅检测非空腹状态下的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就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和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载脂蛋白(ApoB、ApoA1)水平并无额外的预测价值。
在该研究中,所有的血脂指标都是在非空腹状态下采血检测的。
作者表示,尽管脂蛋白(a)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用,但该研究表明,在评估血脂相关的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时,仅检测非空腹状态下的标准总胆固醇和HDL-C就完全足够了。
“好胆固醇”大幅降低,有危险!浙大公卫学院研究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所谓的“好胆固醇”,过低或过高水平,或大幅降低,均会增加特定原因死亡风险。研究者认为,监测HDL-C或有助于识别死亡风险较高的人群。研究显示,HDL-C与非意外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非线性关联。与中等水平HDL-C(1.4~1.6mmol/L)相比,HDL-C<1mmol/L会增加13%的非意外死亡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18 14:07:360000防痴呆,老人要多动!澳大利亚研究
中老年人如何保养自己?近日,一项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学者进行的研究表示,运动吧!运动有助于保护中老年人大脑功能,预防痴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女性而言,运动带来的获益更多。研究显示,每周定期适度锻炼,对于老头儿而言,认知功能平均增加5%,对于老太太而言,平均增加14%。喝牛奶,增癌症风险!?中国CKB研究50万人群新分析
近几十年来,尽管中国乳制品(主要是牛奶)消费量大幅增加,平均摄入量从1992年的14.9克/天增加到2012年的24.7克/天,但仍远低于西方国家(例如2015年美国的摄入量约为400克/天)。近期,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研究)显示,摄入乳制品增加与癌症、肝癌、女性乳腺癌和淋巴瘤风险增加有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者称,心脏超声判定心腔内赘生物存在重大误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龙等发现,心脏超声对心腔内赘生物的判定存在误差,尤其是对于接受电极导线拔除术后的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研究者分析了9例实施电极导线拔除术的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感染,根据心脏超声检查“误诊”和“漏诊”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研究者称,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赘生物的体积相对较小,心脏超声不易发现,造成“漏诊”。西班牙研究称:受教育程度越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越高,吸烟是主因
西班牙马德里拉巴斯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教育水平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似乎是由是否吸烟以及吸烟量决定的。该研究中,在校正年龄、性别和收入后,与上过大学的人相比,没上过大学的人患广泛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显著增加46%。教育水平与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超过70%的可归因于生活方式因素,吸烟的影响最大,而饮食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