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杂志研究称(评估心血管风险不必检测,坏胆固醇,只需要查总胆固醇和,好胆固醇)
同样地,HDL-C与ApoA1对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预测价值也相同。这两个指标每升高1个标准差,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均降低19%。
近日,Circulation在线发表的一项针对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最新数据分析提示,在用血脂指标对无已知心血管病的人群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时,仅检测非空腹状态下的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就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和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载脂蛋白(ApoB、ApoA1)水平并无额外的预测价值。
但是,一旦心血管病风险预测模型中添加总胆固醇和HDL-C后,再添加ApoB或LDL-C(直接测得或计算得出),均不能进一步提高对心血管病风险的预测价值。
另外,近年来有些学者呼吁临床广泛应用载脂蛋白,这并没有依据。
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在基线无心血管病以及不服用他汀的人群中,ApoB、LDL-C、非HDL-C在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时的价值相似。这三项血脂指标每升高1个标准差,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20%~23%。
在该研究中,所有的血脂指标都是在非空腹状态下采血检测的。
研究者另入选68 649例基线服用他汀、有或无心血管病的人作为验证队列,研究期间3515人发生心血管事件。
研究者发现,即便在服用他汀的人群中,仅非HDL-C(总胆固醇水平-HDL-C水平)就足够用来评估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了。
在另一个基线服用他汀的患者队列中,研究者发现,非HDL-C和ApoB均可改善经典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心血管风险的预测价值,且两指标的价值类似。
作者表示,尽管脂蛋白(a)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用,但该研究表明,在评估血脂相关的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时,仅检测非空腹状态下的标准总胆固醇和HDL-C就完全足够了。
在心血管病风险预测模型中,添加总胆固醇和HDL-C对预测价值的改善程度与添加ApoB和ApoA后相似。
该研究的主要分析从英国生物样本库纳入346 686例基线无心血管病且不服用他汀的人,中位随访8.9年期间,6216人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1656例为致死性心血管事件。
来源:Claire Welsh, et al.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Lipoprotein Tests and Apolipoproteins in the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ata from UK Biobank. Circul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June 20, 2019. /10.1161/CIRCULATIONAHA.119.04114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但是,如果心血管病风险预测模型中已经包含非HDL-C,ApoB或LDL-C并不能进一步提高该模型对心血管风险的预测价值。
该研究显示,ApoB、LDL-C、非HDL-C三者高度相关,HDL-C则与ApoA1强烈相关。
而且需要强调的是,在预测心血管风险时,也不需要用直接检测的LDL-C水平,不论患者有没有服用他汀,非HDL-C都是一个更便宜的等效风险预测指标,而且不需要空腹采血。对于服用他汀的患者来说,将非HDL-C作为治疗靶标就行了。
欧洲10国45万余人研究:每日两杯软饮就有折寿风险
虽过了白露,天气却仍很热,每天都来点甜饮料?近日一项来自10个欧洲国家45万余人的研究发现,不论是含糖饮料还是加了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每日两杯就可能会折寿。这里的一杯为250ml,软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等渗饮料和能量饮料、低卡路里汽水、含糖饮料。>70岁老人诊断糖尿病前期没意义!?JAMA子刊研究
糖尿病前期用于识别糖尿病高危人群。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20年指南主张每年监测所有糖尿病前期患者的2型糖尿病发展情况。广州番禺中心医院研究称,区域协同心梗救治网络可大幅缩短救治时间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陈国钦等报告,对于不能到可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医院首次就诊、需要转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IM)患者,与常规转诊相比,区域性协同胸痛中心可将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的时间从149分钟缩短至115分钟(缩短34分钟),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从105分钟缩短至69分钟(缩短36分钟),总缺血时间平均从367分钟缩短至325分钟(缩短40分钟)。阜外医院柳志红等研究称:评估西地那非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疗效有简单方法
阜外医院柳志红、唐毅等发表研究称,心肺运动试验能有效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西地那非治疗疗效并指导用药,优于6分钟步行试验等其他方法。本研究中,与健康人相比,动脉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用氧能力(峰值氧耗量、峰值氧脉搏)以及通气效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分钟通气量与二氧化碳排出量比值)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