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称(任何活动都值得鼓励,勤做家务,每周散步十分钟都有益)
该研究纳入88 140例40~85岁的受试者,受试者每次至少参与10分钟的运动。

分析显示,与每天做轻体力活动时间<3.9小时的人相比,每天从事轻体力活动的时间超过5.6小时的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了22%,冠心病发生风险降低了4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3月15日在JAMA Network Open在线发表的一项来自美国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提示,对于老年女性来说,勤做家务等轻体力活动,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病和冠心病发生风险,比如晾衣服、收拾房间。
近期发表的两项研究进一步印证,做家务等轻体力活动也可预防心血管病,每周散步一至两次就有生存获益。
运动量与癌症死亡之间的关系
在该研究中,轻体力活动定义为:能量消耗<3代谢当量(MET)。
但说到底,该研究表明,任何强度、任何运动量的运动都是值得鼓励的,这是降低人群死亡风险的重要策略。
相应地,每周运动10分钟~1小时、2.5~5小时、≥25小时的人中,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依次降低12%、37%、33%,癌症死亡风险依次降低14%、24%、47%。
目前的心血管病防治指南都建议,运动是预防心血管病和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基本都推荐中等或高强度体力活动,而且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才有效果。

运动量与全因死亡之间的关系
来源:

而且,校正受试者参与的中高强度运动后,每天做轻体力活动的时间每增加1小时,冠心病和心血管病风险分别降低14%和8%。
1、LaCroix AZ, et al. Association of light physical activity measured by accelerometry and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older women. JAMA Netw Open, 2019, 2(3): e190419.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19.0419.
另外一项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美国大规模队列研究,休闲时间进行少量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就有生存获益,包括散步、跳舞、园艺活动,每周仅运动10分钟就有效果。
另外,与中等强度运动相比,高强度运动带来的生存获益更大。
当然,运动量越大,获益越多,但心血管生存方面的获益除外。该研究显示,与基本不参与体力活动的人相比,每周参与10分钟~1小时体力活动者的死亡风险降低18%,每周参与2.5~5小时体力活动(指南推荐运动量的1~2倍)的人死亡风险降低31%,而每周运动时间≥25小时的人死亡风险降低46%。
新近公布的2018年美国运动指南则认为,轻体力活动对于预防心血管病和冠心病也有益处。
运动量与心血管死亡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指出,每周参与25小时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建议上班族尽量参与高强度运动,因为高强度运动更具时间效益,1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带来的健康获益等于2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这项名为OPACH的研究是美国女性健康倡议项目中的一部分,采用加速器(戴7天)在受试者非睡眠时间评估其活动量。该研究纳入5861名平均年龄为78.5岁的女性受试者,平均随访3.5年,期间570人发生心血管事件,143人发生冠心病。
2、Min Zhao, et al. Beneficial associations of low and large doses of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with all-cau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 mortality: anational cohort study of 88,140 US adult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MARCH 19, 2019. doi:10.1136/bjsports-2018-099254.
阜外医院赵连成等研究显示,“生命七法则”助您长寿
有人说,人生下半场,别让健康问题辜负了上半场的努力。哪些人会被辜负,结局如何?近期阜外医院赵连成、周龙等应用美国心脏协会(AHA)制定的七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对近千国人量度了其20多年后的转归。AHA的这七项健康指标包括:维持健康血压、控制胆固醇、降低血糖、加强体力活动、饮食健康、维持正常体重、戒烟。这七项指标又称“生命七法则”。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5:15:29
0000中国吸烟导致冠心病死亡在增加!中国医大一院研究
中国是烟民大国。烟草暴露是心血管病及其死亡的主要因素。随着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加深以及戒烟措施的实施,与吸烟有关的心血管病死亡情况如何?Circulation杂志:摆脱中年油腻其实不难
相信前不久刷屏的“油腻中年”一词让很多人自感危机。的确,人到中年压力山大,又加上很多人疏于健康管理,难免“油腻”起来,甚至身体“亮红灯”。其实,中年人要想摆脱“油腻”也并非难事。近日发表在知名期刊Circulatio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年人即便由于长期久坐不动出现了心脏问题,积极适当运动就可增加心脏功能。半世纪追踪调查:青少年性格决定命运,六特质可预测50年时死亡风险
近期,《流行病学与社区健康》杂志刊登了一项长达半个世纪的追踪调查研究,发现在青春期精力充沛、同情心、冷静、有条理、求知欲强和成熟度高的人死亡风险低,而个性冲动增加死亡风险。阜外医院106例左心室致密化不全诊治经验:右束支阻滞者死亡及心脏移植风险增加8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肖嫣等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成人孤立性左心室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而系统栓塞并不常见。在106例孤立性左心室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中,有60%的患者心功能为Ⅲ/Ⅳ级,有79%的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LVEF<50%),67%的患者有左心室扩大(LVEDD≥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