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内科子刊研究称(糖果,含糖饮料等超加工食品,可增加死亡风险)
然而,这种便利可能会付出代价。积累的证据表明,超加工食品会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包括血脂异常、肥胖、高血压和癌症。
平均而言,受试者所食用的食品中14.4%是超加工食品。换句话说,超加工食品占其每日总热量摄入的29.1%。
进一步调整了许多可能影响结果的潜在混杂因素后分析显示,超加工食品在饮食中的比例每增加10%,全因死亡的风险就增加14%。
研究人员使用一系列基于网络的24小时膳食回忆问卷收集了关于食物摄入的信息,这些问卷每6个月完成一次。调查问卷询问了受访者在早餐、午餐和晚餐以及零食时通常食用的食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人们往往选择超加工食品,因为其保存期长,肚子饿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
研究者解释说,添加剂以及高盐、高糖和低纤维含量的超加工食品,可能会增加慢性病的风险。反过来,这些可能最终导致死亡风险增加。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超加工食品即经过加过的即食食品,如包装小吃、含糖饮料、面包、糖果、快餐和加工肉类。这种食物通常热量高,营养价值低。它们纤维含量低,碳水化合物、饱和脂肪和盐含量高。据作者介绍,它们通常含有食品添加剂和可能对健康有害的物质,包括一些可能的致癌物。
随访7年中,602名(占1.4%)受试者死亡。
来源:Laure Schnabel,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Mortality Among Middle-aged Adults in France.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11, 2019.
根据发表在JAMA内科杂志子刊上的一项法国前瞻性研究,过量食用超加工食品增加死亡风险。
这项观察性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了44551名45岁及45岁以上的成年人的数据。受试者中,女性占73.1%,平均年龄为57岁。
老年人可缩短双抗时间,或适当减量!亚太特殊人群P2Y12抑制剂共识
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如果合并老年、糖尿病、慢性肾病等特殊情况,不仅缺血事件发生风险增加,在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时出血风险也高。这些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尤其是亚洲患者。前不久,亚太心脏病学会发表了高危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栓共识。杨进刚阜外2023-09-21 11:41:35
0000【一石二鸟】武汉亚心医院医生发现:冠脉CT可同时诊断冠心病和肺栓塞
肺栓塞较为常见,但漏诊误诊率较高,对在心内科就诊的疑似肺栓塞的冠心病患者,如何既能明确诊断,又能节省患者费用且减少其X辐射剂量?近期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鲁锦国、杨遇春等进行的研究发现,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CA)有助于诊断冠心病的同时,基本明确诊断肺栓塞。四分之一心梗症状不典型!CAMI研究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一项研究显示,约四分之一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就诊时无典型胸痛症状。而无典型胸痛患者就诊时间晚,放支架比例低,住院期间死亡率较高。无独有偶。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四分之一心梗患者有不典型症状,比如呼吸困难、极度乏力以及腹痛等。糖尿病,让冠心病病情加重“一层”!阜外医院李建军团队研究
冠脉狭窄就如无形的手“掐住”了血流,研究显示,严重冠脉狭窄更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但是,在临床上仅仅评估冠脉狭窄程度就够了吗?近日,阜外医院李建军团队进行的研究发现,合并糖尿病会让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患者病情加重“一层”。研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分为轻度冠脉狭窄(<50%狭窄,n=1290),中度(50%~69%狭窄,n=1003)及重度(70%~100%狭窄,n=6798)狭窄患者三组。杨进刚阜外2023-09-20 14:30:0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