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一心梗症状不典型(CAMI研究)
而这些患者与伴有胸痛这种典型症状的心梗患者相比,需求紧急救助可能性更小,30天死亡风险更高。
典型胸痛心梗患者中,拨打急救电话30天死亡率为5%,而拨打医疗帮助热线为3%。
研究显示,这5年期间,8336例心梗患者中,7222例伴有心梗典型症状胸痛,另24%的患者症状并不典型,最常见的不典型心梗症状即胸闷。
研究者通过对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糖尿病、既往心脏病、心力衰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标准化进行比较发现,典型胸痛心梗患者30天标化死亡率为4.3%,非典型症状心梗患者为15.6%。
研究者指出,典型胸痛的心梗患者接受急救的可能性是其他症状的3倍,非典型症状患者可能由于症状相对较轻或者不了解疾病的严重性,而症状的模糊也容易误导医护人员。临床上要加以注意,以免延误治疗。
无独有偶。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四分之一心梗患者有不典型症状,比如呼吸困难、极度乏力以及腹痛等。
来源:
而拨打急救电话和拨打医疗帮助热线的症状非典型心梗患者中,则30天死亡率相对较高,分别为23%和15%。
而无典型胸痛患者就诊时间晚,放支架比例低,住院期间死亡率较高。
在拨打急救求救和医疗帮助热线者中,典型胸痛心梗患者中分别有95%和76%得到急救;而症状不典型患者中,仅有62%和17%得到急救。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丹麦哥本哈根地区2014~2018年医疗服务热线及急救电话拨打情况和患者心梗起始症状及30天死亡率进行了分析。
此外,拨打急救电话的30~59岁男性中,胸痛是最常见症状;而在79岁以上女性中,这种典型症状最为少见。
非典型症状在老年人中最为常见,尤其是女性,而且往往由于症状不典型而未能引起重视,拨打的都是普通的医疗帮助热线。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一项研究显示,约四分之一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就诊时无典型胸痛症状。
0000
相关推荐
蔡军等汇总178项研究近300万人资料:我国高血压控制率15年无改善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蔡军等汇总分析了全国30个省份的高血压流行病学数据发现,过去十几年,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没有显著变化,徘徊在30%左右。治疗率有所提高,但是控制率却未有相应的提高,仍较低。当前我国高血压的总患病率为28.9%,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5.3%和13.4%。图1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变化趋势杨进刚阜外2023-07-28 17:30:53
0000中华肝癌预防共识:接种疫苗、警惕竹木餐具霉变、戒烟限酒、减肥和控制血糖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了,5年相对生存率仅12.1%。在我国,广西、海南、四川疾病负担最重。怎么预防?近日,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感染相关肿瘤防控学组发布了肝癌的预防共识。要点见下:1.接种乙肝疫苗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因,约85%的肝细胞癌患者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寒冷,增主动脉夹层风险!欧洲心脏杂志中山医院王春生等研究
既往研究显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发病率最高,夏季发病率最低。11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春生等在《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多中心病例交叉研究提示,气温较低以及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均与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风险增加有关。研究者发现,当日均气温低于24℃时,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杨进刚阜外2023-09-21 12:27:05
0000USPSTF声明草案:≥76岁患者应用他汀的证据不足
近期,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布的声明草案中建议,有心血管病风险的40~75岁人群应使用低-中剂量他汀进行一级预防。北大研究称,女孩小时候挨饿长大后易高血脂,或与重男轻女有关,也可能是男孩都饿死了
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马军教授等研究发现,小时候经历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挨过饿的女性更容易患血脂异常。为何女性易患血脂异常呢?研究者指出是重男轻女测落后观念所致。男孩儿在饥荒年代吃的要比女孩儿好。研究入选了2752名45岁以上的人,他们的幼儿时期遭遇饥荒年代,挨过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