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增主动脉夹层风险,欧洲心脏杂志中山医院王春生等研究)
11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春生等在《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多中心病例交叉研究提示,气温较低以及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均与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来源:Low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drop between neighbouring days and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 case-crossover study. Eur Heart J, 28 November 2021
既往研究显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发病率最高,夏季发病率最低。
研究者发现,当日均气温低于24℃时,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累积滞后0~1天时,与日均气温28℃相比,日均气温为−10℃和1℃时,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84倍和1.36倍。
相反,如果气温升高,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明显降低。
该研究从中国主动脉夹层注册登记数据库中纳入2009~2019年全国11个城市的14家三级医院收治的818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累积滞后0~6天时,与气温无明显变化相比,气温下降7℃时,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增加1.66倍。
0000
相关推荐
青岛市立医院学者研究称,预测介入治疗CTO后心功能有新指标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学者研究提出,微循环阻力指数能够提早且可靠地确定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择期行PCI后左心室功能恢复情况。而且在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患者中,hs-CRP是预测冠状动脉微循环异常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后hs-CRP升高的患者即使是择期开通了闭塞血管,也会出现微循环障碍,提示预后不良。杨进刚阜外2023-08-03 15:20:11
0000我国女士心血管病预防措施应用不足!Circulation刊登马长生等5万国人调查,或与医保、医生和社会地位有关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杜昕等在Circulation在线发表大规模研究提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情况不理想,尤其是女性居民。点击看全文在47841名居民中,有5454人患心血管疾病,需要二级预防;9532人10年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10%,需要一级预防。杨进刚阜外2023-09-02 15:26:23
000071项研究52万例患者分析:癌症患者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有生存获益
近期,阿司匹林在多项研究中纷纷折戟。这些研究显示,对于没有心血管病的人,每日一片阿司匹林并没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延长寿命的作用,反而增加出血和死亡风险。不过,在癌症领域,阿司匹林可能仍占有一席之地。此前已有研究表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癌症。阜外医院老年患者“换瓣加搭桥”手术经验:以生物瓣为主,女性和房颤患者并发症多
心脏瓣膜病和冠心病均是常见病,有一半的老年主动脉瓣疾病患者(≥65岁)合并冠心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孙寒松、查正彪等研究提示,这类高危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而且三支病变较多。但这类患者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总体效果令人满意,术后死亡率3.0%,手术近、远期效果比较理想。美国研究称,少年儿童玩电子产品不能超1小时,否则会心理障碍
一项针对4万多名2~17岁少年儿童的研究显示,每天平均观看1小时电子屏幕后,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始恶化。研究者通过美国人口普查局2016年进行的全国儿童健康调查的44734名2岁及以上儿童和青少年的监护人的调查,获取儿童健康方面的信息以及日常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包括平板电脑、电视、游戏、智能手机和电脑。每天不看电子屏幕和看电子屏幕1小时之内的少年儿童相比,心理状况并没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