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研究发现(60岁老年人空腹血糖在5,3,mmol,L以上时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体检时,血糖在正常范围就安全?近期,解放军总医院田慧等进行的研究发现,≥60岁老年人其空腹血糖≥5.3 mmol/L,即为未来发生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警戒值。
研究者介绍说,2003年美国ADA指南就提出,将诊断糖尿病前期的切点从6.1 mmol/L下降至5.6 mmol/L。不过不同种族具体值有所差异。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图1≥60岁老年人群不同空腹血糖水平者在至少随访5年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此外,随访结束时,≥5.3 mmol/L人群较<5.3 mmol/L人群死亡风险增加了47%(图2)。
不过研究者也指出,空腹血糖5.3 mmol/L作为风险阈值是否适合其他老年人抑或中老年人,还需要做更大人群的数据分析。
来源:赵明星, 阚芳芳, 方福生, 等. 老年人空腹血糖5.3mmol/L与发展为糖代谢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变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 中华内科杂志, 2016,55(05): 340-344.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等进行的研究提示,将诊断糖尿病前期的下限调整至5.6mmol/L有利于糖尿病的防治。而作者在之前进行的“馒头餐后2小时血糖在糖尿病筛查中的意义”的研究中提示,符合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诊断的空腹血糖最佳切点为5.3 mmol/L和5.6 mmol/L。
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1064例年龄≥60岁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980人,平均年龄(71.7±6.4)年,64.2%受试者合并高血压,52.1%合并血脂紊乱,71.7%合并心血管疾病。入组前3年平均空腹血糖为(4.9±0.4)mmol/L,每人至少随访5年。随访期间,共有126人发展为糖尿病,144人发展为糖尿病前期。
研究显示,随着老年人空腹血糖值的升高,其步入糖尿病前期、发生糖尿病以及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其中,当空腹血糖≥5.3 mmol/L时上述风险成倍增加,如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较<5.3 mmol/L增加了7倍。
图2 空腹血糖<5.3 mmol/L组与≥5.3 mmol/L组的生存曲线
IABP用于急性心梗伴休克的阜外经验
急性心梗并发心原性休克预后较差,在早期血运重建基础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已被证实可有效地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IABP置入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因而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阜外医院杨伟宪、郭超等研究表明,对于急性心梗并发心原性休克患者,置入IABP可改善近期预后,介入诊疗前IABP置入有改善生存趋势。研究纳入急性心梗并发心原性休克患者209例,其中102例置入了IABP。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0:01:29
0000全球饮食指南比拼:中国最喜欢蔬菜水果,不待见蛋奶
近期,中国颁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人根据推荐,将推荐的饮食按照比例进行了描述,我们看看全球其他国家的推荐与中国有何不同。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最强调蔬菜(35%)和水果(26%),但推荐食用蛋白(6%)和奶制品(3%)的比例是最低的。这篇文章还比较了饮食中各成分的比例和该国家的肥胖程度,结论是指南与国家居民的肥胖程度没有毛的关系。杨进刚阜外2023-08-01 10:01:09
0000饱和脂肪酸不是“坏”脂肪酸!JACC文章
一直以来饱和脂肪酸被认为是“坏”脂肪酸,指南推荐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人们往往用不饱和脂肪酸或碳水代替饱和脂肪酸。JACC发表的一篇文章要为饱和脂肪酸平反,认为现有的全部证据并不支持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最近对随机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对心血管疾病和总死亡率没有任何益处,反而发现了饱和脂肪酸能降低卒中风险。与社会“失联”,增心血管病风险!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社交孤立(Socialisolation)指的是人与社会的“失联”。而孤独则是一种感觉,是自认为“失联”。社交孤立是客观上的“失联”,孤独则是主观上的“失联”。近期,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科学声明称,这两种与社会的“失联”现象很常见,还可使心心血管病发作或死亡风险增加约30%。杨进刚阜外2023-09-29 09:36:56
0000JACC杂志研究称,酒精滥用危害等同于高血压和糖尿病,增2倍房颤、1.4倍心梗和2.3倍心衰风险
酒,已经深深地印在全球人民的生活中了。但近日发表于JACC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酒精滥用等同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已经明确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可以增加房颤、心梗和充血性心衰等发生风险。这是研究者对美国加州2005-2009年1470万门诊外科、急诊和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的结果。其中有1.8%的受试者有明确的酒精滥用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