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研究发现(60岁老年人空腹血糖在5,3,mmol,L以上时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等进行的研究提示,将诊断糖尿病前期的下限调整至5.6mmol/L有利于糖尿病的防治。而作者在之前进行的“馒头餐后2小时血糖在糖尿病筛查中的意义”的研究中提示,符合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诊断的空腹血糖最佳切点为5.3 mmol/L和5.6 mmol/L。
不过研究者也指出,空腹血糖5.3 mmol/L作为风险阈值是否适合其他老年人抑或中老年人,还需要做更大人群的数据分析。
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1064例年龄≥60岁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980人,平均年龄(71.7±6.4)年,64.2%受试者合并高血压,52.1%合并血脂紊乱,71.7%合并心血管疾病。入组前3年平均空腹血糖为(4.9±0.4)mmol/L,每人至少随访5年。随访期间,共有126人发展为糖尿病,144人发展为糖尿病前期。
研究者介绍说,2003年美国ADA指南就提出,将诊断糖尿病前期的切点从6.1 mmol/L下降至5.6 mmol/L。不过不同种族具体值有所差异。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显示,随着老年人空腹血糖值的升高,其步入糖尿病前期、发生糖尿病以及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其中,当空腹血糖≥5.3 mmol/L时上述风险成倍增加,如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较<5.3 mmol/L增加了7倍。
图2 空腹血糖<5.3 mmol/L组与≥5.3 mmol/L组的生存曲线
此外,随访结束时,≥5.3 mmol/L人群较<5.3 mmol/L人群死亡风险增加了47%(图2)。
图1≥60岁老年人群不同空腹血糖水平者在至少随访5年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体检时,血糖在正常范围就安全?近期,解放军总医院田慧等进行的研究发现,≥60岁老年人其空腹血糖≥5.3 mmol/L,即为未来发生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警戒值。
来源:赵明星, 阚芳芳, 方福生, 等. 老年人空腹血糖5.3mmol/L与发展为糖代谢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变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 中华内科杂志, 2016,55(05): 340-344.
中国主动脉瓣疾病,30年患病率增加20倍!全球疾病负担分析
近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学者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分析发现,1990~2019年30年间,中国主动脉瓣疾病患病人数从1.8万例增加至86.8万例,增加约85万例;年龄标化患病率从2.12/10万升至42.75/10万,增加了近20倍。中国主动脉瓣疾病年龄标化死亡率则相对稳定,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呈下降趋势。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4:36:520000阜外医院程显声:剖宫产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增高20倍
怀孕产子是喜悦奇妙之事,也是风险莫测之事。肺栓塞,可谓其中主要遭遇的风险莫测之一了。怎么处理更好?中国科学院阜外医院程显声、熊长明、陈白屏几位教授结合临床实例手把手地着实阐述了一番。剖宫产带来的肺栓塞风险不小首先,怀孕本身就易形成血栓,且血栓栓塞病多发生于妊娠头3个月和围产期。有糖尿病,若好胆固醇较低,不用担忧!吴寿岭等9万余人研究
一些基础研究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被称为“好胆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功能可能丢失了。5月21日,河北唐山开滦医院吴寿岭等发表的一项覆盖9万余人的研究表明,有和没有糖尿病的居民,HDL-C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确实不太一样。对于没有糖尿病的居民,HDL-C水平与心血管病风险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即HDL-C水平较低和较高时,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均明显增加。WHO发布糖尿病强化药物治疗建议: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不能控制血糖,可考虑使用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药物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内科医学年鉴》发表糖尿病强化药物治疗建议,该建议将血糖控制列为关键,重点讨论了二线和三线药物推荐,包括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噻唑烷二酮和胰岛素等。该建议还强调了生活方式改变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及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作为最佳一线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即使定期规律运动,久坐仍增加心衰风险!美8.1万女士随访9年研究
很多人知晓运动的好处,也会定期锻炼锻炼,但为什么还是会发生心衰?近日一项美国研究发现是久坐行为在“捣鬼”,研究显示,一位老年女性即便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但清醒时间坐卧时间长,心衰风险还是增加,而且心衰之严重需要住院治疗。作者强调,为了预防心衰,除了鼓励定期体育锻炼达到相关指南推荐水平外,还应该注意少坐多走,不要长时间坐卧,要注意在久坐或躺卧时,站个5分钟或站立时活动活动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