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二附院疑难病例:12岁女童左肾“毒珍珠”
珍珠光洁美好,不过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程晓曙、董一飞、熊洪亮等遇到的一位12岁女童,右肾长出来的却是“毒珍珠”。
这位患者因“高血压查因”住的院。3个月前曾反复出现胸闷痛,每次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入院前3天门诊查血压高达150/106 mmHg。否认特殊疾病史。
通过入院系列检查,发现患者具有以下特点:
(1)青少年儿童,发育正常,体重正常,无高血压家族史;
(2)血压明显升高;
(3)外周血醛固酮及肾素活性明显升高;
(4)顽固性血钾低。
即具有肾素瘤典型的“三高一低 ”的临床表现,即严重的高血压、高肾素、高醛固酮和血钾水平症侯群。
肾素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肾脏内分泌肿瘤,肿瘤来源于肾小球旁器入球小动脉演化的平滑肌细胞,是以合成、分泌肾素为主要特征的肿瘤。
目前国际上报道仅100例左右,好发年龄为20~30岁,年龄小于15岁的患者报道较少。本例患者年龄仅有12岁,在临床上实属罕见。
在CT图像上,由于瘤体与肾脏实质密度相似或者稍低,再加上肿瘤体积往往较小,常位于肾实质内部,所以CT扫描往往容易漏掉病变。
本例患者起初就是因为瘤体体积小,位于肾脏皮质外侧,形似囊肿,造成漏诊。
因此在临床上对于高度怀疑肾素瘤的患者,应仔细阅读CT图像,必要时完善薄层增强CT扫描,避免漏诊。
在本病例中,采用分侧肾静脉取血进一步明确肿物的性质,发现瘤体侧肾脏大量分泌肾素,进一步证实了初步诊断。

最终患者接受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右侧肾脏肿物切除术。术中可见右肾上极肾脏表面一灰白色似珍珠样肿物(图 1),手术成功剔除。病理报告:标本组织呈灰黄色,肿瘤组织呈束状排列,瘤细胞呈梭形(图 2)。

瘤体切除当天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术后第6天:肾素0.03 ng/(ml·h),血管紧张素74.14 pg/ml,醛固酮12.45 ng/dl,血钾4.28 mmol/L。
来源:熊洪亮,林双泉,董一飞,等. 隐形的“毒珍珠 ”——儿童肾素瘤一例.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5: 1229-123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冠心病抗血小板,间断用质子泵抑制剂更好!广州学者研究
对于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尤其出血高危患者,临床上常同时用质子泵抑制剂来预防胃肠道出血,但其临床效果仍有争议,尤其是在亚洲人群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景峰、聂如琼等发表的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与持续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者相比,间断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更好,后者可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英国心律学会指导意见十要点:有些起搏器患者可行MRI检查
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心脏植入电子设备植入(CIED),如起搏器和体内自动除颤器(ICD)等。以前这些患者做核磁共振检查(MRI)属于禁忌,目前也有了磁共振兼容性心脏植入电子设备。但对于植入了非磁共振兼容性心脏电子装置的患者,如果迫切需要接受MRI,但没有其他替代的影像检查时,做MRI的获益大于风险。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衰,或需用SGLT-2i!ESC立场文件
近日,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发布了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衰的立场文件。入选我国113家医院3.5万例心衰患者的医疗质量控制报告发现,中国心衰患者中,收缩性心衰占40.2%,舒张性心衰占38.0%。21.8%为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文件中指出,高血压患者舒张性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多样,涉及左室肥厚、右心受累、心室-动脉相互作用、心脏老化、肾脏疾病与心肾综合征等。冠脉CT也可评估斑块易损性!阜外医院张伟丽等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造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直接原因,早期检测易损斑块特征对评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阜外医院张伟丽等析了517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CT图像,发现通过冠脉CT发现的易损斑块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关。研究提示,总胆固醇和LDL-C增加斑块易损的风险,而HDL-C与斑块易损性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