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86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一三二,第十四篇,183,汤液醪醴论)

健康号2023-07-26 11:55:340

帝曰“病之始生也”, 刚开始生病的时候,都在极微极精,刚开始一定先入结于皮肤。现在好的医生,都是称为“病成,名曰逆”,现在的医生,都是等到病生成了,有病了再去说这个生病了。开始讲这个病名是什么,讲了一大堆,病在初始的时候没有察觉到。

岐伯说,病是本,医生是标,标和本必须相符合,才是至神的医师。如果医术和病情不合,病邪不愈。因为,一种情形是,你自己的亲人,他不见得相信中医,他宁可去相信西医,那你怎么处理呢?你每天看到他,就看到他衰败下去,他不相信你,真是没有办法,这个是岐伯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医生的程度不够,没有办法把病情掌握得很好,即使在你身边的人,你每天看他,你还是治不好。

我们五脏六腑有12个俞穴,总共是366个。354个其他的小穴道加上12个俞穴,病一开始统统是在这些表面上的地方,会有一些酸痛,马上我们用针灸去治,这个时候不是病,是邪的初始,这是上工。

可是现在,不是,现在等到病很深入了,等到病已经成病了,给你一个病名,“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就是你周围的亲人,那么多人,每天都可以跟他碰面,每天都可以看到他的气色,结果你帮他,你也不能预防于先,也没有办法把他的病治好,为什么呢?

【原文解释】黄帝道:凡病初起,固然是精微难测,但大致情况,是必先侵袭于皮肤,所谓表证。现在经过医生一看,都说是病已经成,而且发展和预后很不好,用针石不能治愈,吃汤药亦不能达到病所了。现在医生都能懂得法度,操守术数,与病人象亲戚兄弟一样亲近,声音的变化每日都能听到,五色的变化每日都能看到,然而病却医不好,这是不是治疗的不早呢?岐伯说:这是因为病人为本,医生为标,病人与医生不能很好合作,病邪就不能制服,道理就在这里。

【原文】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岐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