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健康的肥胖者更危险吗(中国医大一附院孙英贤等研究)
研究者认为,存在代谢健康的肥胖者,关键是如何准确地识别它们。这项研究首次将新的代谢健康标准应用于亚洲人群,并证明了其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预测价值。更重要的是,与之前的大多数研究不同,这项研究表明,以该标准识别的MHO者的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风险没有增加。
与新标准相比,传统标准定义的代谢健康人群比例更高(60.4% vs. 31.6%),mMHO的比例也高于MHO(16.4% vs. 9.5%)
研究者呼吁肥胖者应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代谢状况,而不是肥胖本身,并积极控制血压。
本研究根据亚太地区标准,肥胖被定义为体重指数(BMI)≥25 kg/m2。
本研究对根据这两个标准定义的MHO亚组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传统标准定义的mMHO个体具有更好的代谢状态(较高的HDL-C和较低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腰围和腰臀比),但与较差的心血管结果相关。新标准诊断的MHO受试者除血压较低外,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较高,HDL-C水平较低,显示出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暴露。这表明血压可能是MHO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
来源:A novel criterion of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could effectively identify individuals with low cardiovascular risk among Chinese cohort.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3, 14: 1140472.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孙英贤等使用了新的标准来定义MHO,在中国东北农村9345名年龄≥35岁的居民进行的4.66年随访期的队列研究发现,MHO的人的心血管疾病(包括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和冠心病)和脑卒中风险未增加,而代谢不健康的受试者,无论是否肥胖,都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增加。
肥胖者更容易出现代谢紊乱,这进一步增加了他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并非所有肥胖患者都患有代谢紊乱,表现为代谢健康,即代谢健康肥胖(MHO)。
研究者认为,根据新标准,MHO 的人的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风险没有增加。与传统的标准相比,新的标准可以有效地识别肥胖人群中真正的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这对肥胖和心血管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标准相比,新标准定义的MHO受试者的血压较低,血压可能是肥胖者是否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
在4144名肥胖受试者中,代谢健康者的比例为21.4%。
两个标准都将血压作为标准之一,但新的标准对血压的要求更严格。当使用传统标准来定义MHO时,可能被错误的将血压极高的人纳入。
本研究使用的新标准:符合以下3个标准视为代谢健康:(1)收缩压<130 mmHg,目前没有使用降压药物;(2) 男性腰臀比<1.03,女性腰臀比<0.95;(3) 没有糖尿病。
在所有参与者中,31.6%的人代谢健康,44.3%的人患有肥胖症。基线时,2069人(22.1%)为MHN,3132人(33.5%)为MUN,886人(9.5%)为MHO,3258人(34.9%)为MUO。
代谢健康肥胖(MHO)是指没有或只有轻微代谢并发症的肥胖个体。一直以来,MHO的概念及其是否具有较低的心血管风险仍然存在争议,主要是由于缺乏对MHO的明确统一定义。
定义代谢健康的传统标准是基于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统一标准提出的无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被定义为以下5项标准中的3项或更多项的组合:(1)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2) 血压≥130/85 mmHg或目前使用降压药;(3) 空腹血糖≥5.6 mmol/L或目前使用的抗高血糖药物;(4) 甘油三酯≥1.7 mmol/L;(5) HDL-C<1.0 mmol/L(男性)或<1.3 mmol/L(女性)。
转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经过4.66年的中位随访,数据显示,MHO组的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没有显著增加,但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了162%。然而,当使用传统标准时,mMHO组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了52%。
根据代谢综合征的存在与否和肥胖状况,将受试者重新分为四个组:mMHN、mMUN、mMHO和mMUO。mMHN代表代谢健康(无代谢综合征) 不肥胖;mMUN代表代谢不健康(有代谢综合征) 不肥胖;mMHO代表代谢健康(无代谢综合征) 肥胖;mMUO代表代谢不健康(有代谢综合征) 肥胖。
研究结合代谢健康新标准和肥胖状况将所有参与者分为四组:(1)代谢健康 非肥胖(MHN),定义为BMI<25 kg/m2,代谢健康;(2) 代谢不健康 非肥胖(MUN),定义为BMI<25 kg/m2且代谢不健康;(3) 代谢健康型肥胖(MHO),定义为BMI≥25 kg/m2且代谢健康;(4) 代谢不健康肥胖(MUO),定义为BMI≥25 kg/m2且代谢不健康。
顾东风:我国300多万糖尿病因糖尿病肥胖/超重所致
最近,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等研究显示,中国有332万糖尿病是由肥胖/超重导致,其中240万是由腹型肥胖导致。超重/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该研究中,男性年龄标化的2型糖尿病发生率为9.5/1000人年,女性为9.2/1000人年。阜外医院先心病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手术成功率高
当前,同种带瓣管道逐渐成为右心室流出道重建的标准术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小松、杨克明和李守军等发表的研究显示,同种带瓣管道用于先心病右心室流出道重建的5年管道免于衰败率为81.2%,与国外数据相当。阜外医院30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治经验:仅半数血培养阳性,心脏超声检查功不可没
阜外医院学者分析了2013-2016年期间300例住院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有76.0%有基础心脏疾病,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所占比例最高(35.3%),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仅13例(4.3%)。心脏手术及介入治疗术后作为独立基础病因占比达10.3%,提示对于这类高危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我国雾霾相关肺癌更“青睐”女性
最近,我国学者在《环境研究》上发表研究称,我国女性受雾霾PM2.5影响大,患肺癌风险高。具体而言,两年PM2.5平均浓度每增加10µg/m3,女性肺癌发生风险增加14.9%,是男性(5.5%)的2倍。为何女性要比男性对雾霾更加敏感?研究者结合以往研究数据指出,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肺体积小,且气道更狭窄,这会导致在相同污染条件下,女性气道反应性更明显,且颗粒沉积更多。本刊编辑部主任荣获2021年度最佳出版人称号
2022年3月18~20日,由医师报社、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医学家年会暨第二届医师职业发展论坛暨第一届健康中国医共体行动总院院长年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主任杨进刚荣获了2021年度“优秀医学出版人”称号。杨进刚阜外2023-09-24 15:11:1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