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降压和限盐,理想情况下全球可减少1.3亿人死亡!Nature子刊研究

据推算,目前我国有2.45亿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高值人数 4.35亿。但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多年来,我国成人高血压控制率仅9.7%~16.8%。
表 中国不同研究中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

全球的高血压控制情况也比较差,大约仅20%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了良好控制。
7月18日,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的一项建模研究提出了全球高血压“80-80-80”控制目标,即知晓率80%、治疗率80%和治疗控制率80%。
该研究指出,在现实的实施条件下,至2040年,预计大多数国家可实现高血压“80-80-80”目标,最多可避免2亿人患心血管病和1.3亿人死亡。
其中,人口众多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心血管病和死亡人数减少得最多,而低收入国家的心血管病发生率下降幅度将是最大的。
研究者称,实现高血压“80-80-80”控制目标,可能是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成就之一。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基于既往证据表明有益的两种血压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一种是根据各国当地的指南,针对不同心血管风险人群,应用降压药物将收缩压降至≤130 mmHg或≤140 mmHg;另一种是世卫组织推荐的限盐建议。
该研究团队在全球182个国家中以三种情境模拟了上述两种干预策略的效果:
(1)维持现状(对照):允许高血压患病率以既往变化率升高,平均钠摄入量保持在当前的水平;
(2)有所改善:赶上与既往表现得好的国家,例如,在干预覆盖率达到中等水平的情况下,高血压控制速度每年提高约3%;同时,至2030年,平均钠摄入量减少15%(未降至2 g/d以下);
(3)理想情况:高血压控制速度比将表现好的国家更快(每年约4%),至2027年平均钠摄入量减少30%(未降至2 g/d以下)。
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所改善的情况下,至2050年,所有国家可实现高血压“80-80-80”控制目标,其中大多数国家于2040年可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非洲和亚洲。而在理想情况下,至2040年,所有国家将实现这一目标。
若维持现状,至2050年,全球心血管死亡绝对人数将从1700万增至3700万,心血管病绝对患病人数将从3.2亿增至7.1亿。
而在有所改善和理想情况下,由于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导致的预期心血管病的增长将放缓。
与维持现状相比,在有所改善的情况下,将可避免7600万例心血管死亡和1.1亿例新发心血管病,相对风险分别降低13%和7.1%;在理想情况下,将避免1.3亿例心血管死亡和2亿例新发心血管病,相对风险分别降低22%和13%。
与维持现状相比,在有所改善和理想情况下,全因死亡率将降低4%~7%。
考虑到通过加强高血压控制而减少的大多数心血管死亡将发生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将延长0.78%~1.3%,40岁时的预期寿命将延长1.5%~2.6%,即0.63~1.1年。
研究者发现,在有所改善和理想情况下,在30~80岁人群中,心血管死亡概率将分别降低16%和26%。
其中,约83%~85%的潜在死亡率降低来自于大范围的降压治疗,其余15%~17%来自于限盐。
在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高血压性心脏病4种具体心血管病中,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可避免的心血管病和死亡中占比最大的,但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在东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血性中风相对更重要。
研究者指出,扩大高血压干预覆盖面,可减少各国间心血管病的不平衡,其中低收入国家和低中收入国家的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降幅可能是最大的。
作者表示,要想在2040年实现高血压“80-80-80”控制目标,需要在许多国家大规模推广成功的高血压项目,同时执行世卫组织支持的限盐政策。这反过来需要各国在开发新技术、分享最佳临床实践等方面共同协作。
作者强调,实施上述两项高血压干预策略是各国和全球卫生系统的当务之急,这将在一定程度对抗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带来的心血管病增长,减少心血管病治疗需求,缩小全球贫富国家之间心血管病结局的不平衡。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发文指出,如果每个家庭将普通盐更换为低钠盐(在普通食盐中混入一定比例、同样有咸味的氯化钾),所有餐馆、食堂和食品生产企业都用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制作和加工食品,那么全中国将减少10% 以上的死亡。粗略计算,将减少约 100 万人死亡。
来源:[1]Modeling global 80-80-80 blood pressure targets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Nature Medicine, 18 July 2022
在家量血压比在医院靠谱!美研究
在家测血压不准确,还得去医院?事实可能不是这样。近日一项美国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在家量血压,可能比去医院量得更准。研究者指出,血压是波动的,去医院测一两次血压,不能反映平均血压。在家量血压,可以在不同时间,多测几次计算平均值。全球心血管病死亡超一半在亚洲!赵冬教授JACC亚洲子刊文章
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在JACC亚洲子刊发文指出,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在亚洲迅速增加,全球心血管病死亡超一半在亚洲。赵冬指出,这提示亟需了解亚洲各国及地区心血管病负担和流行病学特点,以期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并行动起来遏制其流行。相关数据显示,1990~2019年,亚洲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从560万上升到1080万。而其中39%心血管病死亡为过早死亡,即70岁以下死亡,明显高于美国(23%)。欧洲心脏杂志研究称,女士腿粗,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很多女孩子羡慕别人有一双又细又长的腿,但腿细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吗?6月30日,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美国研究表明,对于绝经后女士来说,腿细反而会明显增加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相关述评指出,该研究发现,腿部脂肪多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述评还认为,该研究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即“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腹型肥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腿部)脂肪蓄积的失衡,可能间接会导致血管损伤。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7:36:04
0002在胎儿期、青春期和老年期,酒精最伤大脑!英澳学者发文
都知道饮酒不好,而近日英澳学者认为,有三个大脑动态变化明显时期,尤其对酒精的神经毒性敏感,即胎儿期、青春期(15~19岁)和老年期(65岁以上)。在胎儿时期,大脑发育较快;青春期则是突触修剪和轴突髓鞘形成增多;65岁以后,与脑萎缩加速相关。研究者提醒说,这些关键期可能会增加诸如酒精等环境暴露因素危害的敏感性,他们认为管控饮酒要有“长远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