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心脏杂志研究称(女士腿粗,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该研究纳入美国女性健康倡议研究中2 683名体重指数正常(18.5至<25 kg/m2)、基线无心血管病的绝经后女士,采用双能 X 线吸收测量法检测身体组分,包括局部脂肪质量、全身脂肪质量、肌肉质量和骨质量。
述评还认为,该研究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即“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腹型肥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腿部)脂肪蓄积的失衡,可能间接会导致血管损伤。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中纳入的女士均为绝经后女士,因此其结论不能推广至年轻女士和男士,因为这些人群的局部脂肪占比相对较低。
研究的主要终点心血管事件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平均随访17.9年期间,共发生291例心血管事件。
但是,研究者发现,全身脂肪质量与全身脂肪占比均与心血管病风险无关。
实际上,在该研究中,研究期间每1000名腿部脂肪没有变化单躯干脂肪占比从37%减少至27%的女士中,每年心血管病可减少6例。
研究者表示,目前临床上常用体重指数或腰围等指标来评估心血管风险,但该研究说明,需要采用更好的人体测量方法,通过检测局部脂肪分布来确定心血管病发生风险。

进一步校正腰围或腰臀比后,躯干脂肪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仍有明显关联。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身体局部脂肪蓄积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潜在关联机制
躯干最肥(躯干脂肪占比≥37.7%)的绝经后女士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较躯干最瘦(躯干脂肪<27.1)的女士增加91%。
腿最粗(腿部脂肪占比≥49.8%)的女士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较腿最细(腿部脂肪占比<41.1%)的女士降低了38%。
由此可见,如果站在预防心血管病的角度,减肥只要注重减少肚子和腰背上的肥肉就行了。
来源:
在该研究中,平均随访近18年的结果显示,校正人口统计因素、生活方式和临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体重指数正常的绝经后女士,腿部脂肪占比越高时,心血管病发生风险越低,同时躯干脂肪占比越高,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也越高。
很多女孩子羡慕别人有一双又细又长的腿,但腿细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吗?
绝经后女士腿部和躯干脂肪占比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
[1]Guo-Chong Che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regional body fa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mong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normal body mass index. Eur Heart J, Published: 30 June 2019. /10.1093/eurheartj/ehz391
躯干肥、同时腿细(“苹果型”身材)的女士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尤其高,是躯干瘦而腿粗(“梨型”身材)者的3.33倍。
[2]Matthias Blüher, Ulrich Laufs. New concepts forbody shape-related cardiovascular risk: role of fat distribution and adipose tissue function. Eur Heart J, Published: 30 June 2019. /10.1093/eurheartj/ehz411
6月30日,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美国研究表明,对于绝经后女士来说,腿细反而会明显增加心血管病发生风险。
相关述评指出,该研究发现,腿部脂肪多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同样,每1000名躯干脂肪占比没有变化、腿部脂肪占比从42%增至49%的女士中,每年心血管病可减少3例。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易患糖尿病
丹麦研究人员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尤其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成年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研究随访了5149例年龄≥30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发现,这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45岁时,2型糖尿病发病率达4%。进一步分析显示,与一般人群相比,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30岁后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40%。尤其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其糖尿病风险增加近两倍。首个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国际共识:所有患者都应注意有无其他部位受累
根据蒋雄京教授等公布的《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和处理中国专家共识》,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指原发性、节段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非炎症性的动脉壁肌性病变所导致的体循环中动脉狭窄,好发于肾动脉,也可累及颈内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肠系膜动脉、髂动脉等,一般青少年开始出现症状,多见于女性。冠心病进展有新标记物!阜外医院窦克非等研究
阜外医院窦克非等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后首次发现,冠心病不同进展阶段患者具有不同的血浆代谢组学图谱,L-苯丙氨酸是与冠心病进展有强关联性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者认为,该研究为从代谢水平探索冠脉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及新的潜在干预靶点提供了线索。强化降压和降糖,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风险!ACCORD研究最新分析
据ACCORD研究最新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低血糖和血压,可降低发生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CAN)的风险。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肝癌、胰腺癌和乳腺癌罹患风险高
糖尿病的危害不止伤血管,近期来自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的一项对50余万人平均随访7.1年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会增加癌症风险,特别是肝癌、胰腺癌和乳腺癌的风险。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体癌症风险增加13%,此外肝癌、胰腺癌和女性乳腺癌风险分别增加51%、86%和21%。而且,在既往未诊断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较高的随机血糖水平也与总体癌症、肝癌和女性乳腺癌风险呈正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