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胎儿期(青春期和老年期,酒精最伤大脑,英澳学者发文)
[1]Drinking linked to a decline in brain health from cradle to grave. Medicalxpress, Retrieved December 07, 2020
据介绍,全球范围内,约有10%的孕妇饮酒,在欧洲国家为甚,比例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研究者呼吁,采取多维度综合手段减少不同年龄人群饮酒带来的伤害。
怀孕时大量饮酒会导致胎儿酒精谱紊乱,并伴有脑容量的广泛减少和认知障碍。而且,这个时期即使是少量或中量饮酒,也与子代不良的心理和行为结果显著相关。
来源:
对于成年人,即使中等量饮酒也被证明与中年脑容量显著减少有关,尽管还需要深入研究来明确这些结构变化是否会转化为功能障碍。
青春期大量饮酒与脑容量减少、白质形成减少以及一系列认知功能的轻中度缺陷有关。
[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9): 833-854.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0.09.001
之前有学者指出,控制饮酒是一个盲点,许多从事全球卫生的国际机构,联合国机构和会员国也忽视了对酒精对管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在胎儿时期,大脑发育较快;青春期则是突触修剪和轴突髓鞘形成增多;65岁以后,与脑萎缩加速相关。
国人饮酒问题不容小觑。
都知道饮酒不好,而近日英澳学者认为,有三个大脑动态变化明显时期,尤其对酒精的神经毒性敏感,即胎儿期、青春期(15~19岁)和老年期(65岁以上)。
2010~2012 年,我国 15 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率为34.3%,较 2002 年上升 13.3%;饮酒者中过量饮酒率为 30.4%。
研究者提醒说,这些关键期可能会增加诸如酒精等环境暴露因素危害的敏感性,他们认为管控饮酒要有“长远眼光”。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显示,冬天心血管病死亡是夏季5倍
心血管病发作受季节的影响较大。近期中国疾控中心在全国9个城市中进行的研究显示,冬天心血管病和心梗死亡是夏天的5倍以上。南方城市,与气温相关的心梗死亡要比心血管死亡更为严重。研究者指出,应实施应对措施,以降低气温变化有关的心血管死亡。杨进刚阜外2023-08-07 09:16:56
0000北京安贞医院学者称,≥50岁和吸烟患者在搭桥前应筛查颈动脉狭窄
当前欧美指南建议对于年龄≥60岁或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在冠脉搭桥手术前应筛查颈动脉狭窄以评估他们的围手术期的卒中风险。北京安贞医院学者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中国冠脉搭桥手术患者而言,年龄≥50岁和吸烟的患者颅外颈动脉狭窄发生率显著升高,建议这两类人群需要在搭桥术前筛查颅外颈动脉狭窄。杨进刚阜外2023-07-29 09:26:11
0000房颤患者应用达比加群,消融时应增加肝素用量!南京医科大一院研究
射频导管消融已成为房颤的一线治疗策略,然而术中操作会增加围术期血栓形成的风险。目前国内外中心多采用房间隔穿刺前后立即注射首剂负荷剂量肝素,术中结合患者体重和活化凝血时间(ACT)监测结果不间断肝素抗凝的方案,维持ACT在300~350s的有效抗凝状态。但是,这种抗凝策略因未考虑不同术前抗凝药物对基础ACT的影响而存在缺陷。杨进刚阜外2023-09-27 08:46:04
0000英国25万人研究称,只要肌钙蛋白升高,死亡风险就增加
一项来自英国的大规模研究表明,在因各种原因进行血肌钙蛋白检测的患者中,只要肌钙蛋白检测阳性,即便仅稍高于正常上限,死亡风险也会显著增加,这在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的前几周内最明显。研究者发现,3.3年随访期间,肌钙蛋白检测阳性的患者死亡风险较肌钙蛋白正常者增加了2.2倍,其绝对死亡风险大约增加15%,额外死亡风险主要集中于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后前数周内。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5:10:50
0000丹麦学者称,HDL-C太高也增加死亡风险
此前研究表明,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心血管病和死亡风险就低,HDL-C因而也被称为“好胆固醇”。很多人因此就认为,血液中好胆固醇水平越高,死亡风险就越低。然而,近期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的研究提示,好胆固醇水平太高并不是好事,HDL-C水平极高的人死亡风险明显高于HDL-C正常人群。杨进刚阜外2023-08-11 08:50:37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