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舒张压偏低(认知功能会受损,JACC北大医院研究)
该研究分别从HRS和ELSA两项研究中纳入7566例和9294例基线年龄≥50岁、认知功能正常的成年人,其中男性分别占44.8%和40.2%,中位年龄分别为62岁和65岁,中位随访时间均为8.0年。
结合既往的研究结果,中老年人需要长期控制好收缩压,同时舒张压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建议以110~130 mmHg作为收缩压控制目标,舒张压控制目标为70~80 mmHg,以维持合适的脉压,避免低血压,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风险。
在不久的将来,可穿戴设备可能会很方便地获取累积血压组分及其他健康因素和行为对心血管事件和认知功能的一生影响。
既往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人来说,血压升高与认知功能受损和痴呆有关。
但是,随着舒张压累积暴露水平升高,上述事件发生风险却显著降低。
研究者发现,累积血压与上述事件之间存在强烈的剂量反应关联,在两个队列中均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在ELSA研究中,研究者采用基线(1998~1999年)至第4次随访(2008~2009年)期间的血压值曲线下面积来计算累积血压;而在HRS中,采用第8次随访(2006~2007年)至第10次随访(2010~2011年)期间的血压曲线下面积来计算累积血压。
述评专家指出,该研究的重要发现在于,不同的血压组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对于认知功能有截然不同的影响。
结果显示,累积收缩压和脉压升高与认知功能下降、痴呆和全因死亡风险增加均独立相关。
不同血压组分与认知功能受损的关联
相反,累积舒张压水平与上述事件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随着累积舒张压水平升高,上述事件发生风险明显降低。

基线认知功能正常的中老年人,如果收缩压和脉压累积暴露水平升高,认知功能下降会明显加速,痴呆和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来源:
[1]Chenglong Li, Yidan Zhu, Yanjun Ma, et al. Association of Cumulative Blood Pressure With Cognitive Decline, Dementia, and Mortality. J Am Coll Cardiol, 2022, 79(14): 1321–1335.
述评专家也指出,一个标准并不适合所有人,未来需要长期大规模观察性研究和随机研究来确定最佳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目标值。

同时,为了长期保持一个健康的大脑,除了用药控制血压,还应致力于针对所有年龄组特别是儿童和年轻人的健康促进项目,将高血压和其他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扼杀在摇篮中。
近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学者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提示,血压升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是日积月累的,且收缩压和舒张压长期暴露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完全不同。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2]Optimizing Blood Pressure Components for a Healthy Brain: The Holy Grail in 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J Am Coll Cardiol, 2022, 79(14): 1336–1339.
胖人脑血流减少,增加运动可解忧!爱尔兰研究
近日,爱尔兰学者发表的研究发现,人一胖,脑血流明显减少,而多运动可解危。健康的大脑需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而脑血供不足会增加痴呆风险。脑血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这项研究发现,肥胖对脑血流减少的影响要比增龄更甚。研究显示,不论是体重指数、还是腰臀比和腰围,这些指标的增加,均与脑血流量减少有关。腰围每增1cm,脑血流的减少相当于人老1岁水平。【文件下载】欧洲发布心血管病防控15个战略重点:穿戴设备被寄予厚望
近期,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义汉院士为中国循环杂志撰写述评指出,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但是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他认为研究的关口严重后移,应该把防治研究的重点放在一、二级预防层面,而不是三级预防层面。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00:52
0000欧洲研究称,工作压力加失眠,让高血压患者死亡风险增两倍
欧洲预防心脏病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工作压力加上失眠会导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2倍。研究人员分析了近2000名年龄在25~65岁的员工的数据。这些人有高血压,但在研究时,他们没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平均随访17.8年,随访34900人年,观察到134例致命性心血管疾病和73例冠心病(CHD)事件。阜外医院为孕妇装起搏器:仅透视14秒
近日,阜外医院丁立刚和华伟等报告了一例为32岁孕妇安装起搏器的病例。患者3年前出现心悸、头晕,伴黑矇,1~2s后自行缓解。2年前弯腰时晕厥一次,持续2s左右,未诊治。5个月前怀孕体检,动态心电图(Holter)示窦性停搏,最长RR间期6.25s,交界性逸搏,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月前症状开始加重,发作较前频繁,心悸、头晕症状较前明显。此次为行起搏器植入术入院。杨进刚阜外2023-08-17 09:17:1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