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该每天喝1(5,2,0升水,西班牙学者建议)
这个剂量在避免脱水的同时,确保患者心脏和肾脏疾病者同样安全。
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不同于年轻人,他们的肾功能减弱,口渴反应衰退,这影响他们体液平衡。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患病的人,如果饮水量低于每日所需量,就会出现病情恶化,尤其是那些饮量<1.0升/天的人
研究者重点关注的是65岁以上的人。研究者建议,老年人每天喝水不能少于1.5L,不能超过2.0升。
水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占人体总质量的50%以上。一天中人通过呼吸、汗水、尿液和粪便造成水分损失。因此,为了补偿这些损失,每天至少需要摄入液体。维持液体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平衡。
更具体的说,研究者建议遵循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ESPEN)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指南。
关于患有慢心脏病的患者,欧美洲心脏病学会规定了中度或重度心力衰竭症状患者的限度为1.5~2.0升/天,并确保患有慢性心力衰竭并服用利尿剂的患者不会脱水。
作者指出,目前有关个体化的液体摄入建议并不能保证所有的临床和环境因素都被考虑在内,大多数国际组织指定的建议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殊性及合并疾病对液体摄入的影响,计算大多基于重量,可能导致推荐的液体量过低或过高,这可能是不切实际的。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ESPEN)的建议是唯一考虑了年龄的建议,并考虑了所有液体来源,包括固体食物和液体。如果约20%的液体来自固体食物,EFSA的建议与ESPEN指南一致,建议女性每天饮1.6升,男性每天饮2.0升/天。
与脱水最密切相关的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是年龄和女性。临床疾病如感染、肾脏和心血管疾病和终末期疾病与脱水有很强的相关性。
通过分析所有证据,研究者认为,老年人应该每天喝1.5~2.0升水。
来源:Masot O, et al. Fluid Intake Recommendation Considering the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s of Adults Over 65 Years: A CriticalReview. Nutrients, 2020, 12(11): E3383.
而且研究还发现,老年人体内的液体平衡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最相关的功能因素是无法处理日常活动,而最重要的心理健康因素是痴呆和行为障碍。
作者强调了要避免体液过多的潜在的问题,体液过多是一种致病性疾病。
近期,西班牙学者发表的一篇述评文章对2020年4月之前发表的关于液体摄入建议的文章和指南进行了分析。
对于老年人,如果每天喝8杯以上的水(2.0升),就会达到饱和,因此要避免超过这个水平。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这三种指标不适于评估心血管病风险
近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公布了一项基于当前证据的系统性评价的推荐声明,指出将踝臂指数(AB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或冠状动脉钙化(CAC)积分纳入到无症状心血管病的风险评估模型的证据尚不充分。工作组分析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纳入这些指标是否改善了风险评分的预测效力,第二,这些标志物的使用是否改善了临床结果。新英格兰杂志发文:关于腹主动脉瘤修补术的指征
1是否对腹主动脉瘤施行修补术取决于评估患者接受该手术带来的风险和获益程度,如若不施行手术主动脉瘤是否会破裂,或施行手术时是否手术本身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以权衡其风险和获益。2腹主动脉瘤的直径能很好地预测主动脉瘤破裂的风险,主动脉瘤破裂的风险随着主动脉瘤直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因此,测量主动脉瘤直径是决定是否行主动脉瘤修补术的始动步骤。仅6%得到现场救助,篮球、跑步和羽毛球位列前三!广东374例运动猝死报告
近日,有学者分析了广东地区2007~2021年与运动相关的374例猝死事件,发现运动相关猝死发生后,仅有23人(6%)得到了现场救助,仅2例使用了体外除颤设备。研究发现,77%的人在死亡前几乎没有先兆症状,其余案例记录的先兆症状包括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大声喘息或发出奇怪声音等。发生最集中的前三位运动项目为篮球(34.5%)、跑步(19.5%)和羽毛球(12.0%)。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0:07:290000有冠心病,轻度营养不良也增死亡风险!广东省医研究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学者刘勇等研究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mmol/L的冠心病患者中,营养不良是增加远期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研究显示,与营养状况正常的患者相比,轻度、重度和重度营养不良,分别增加37%、79%和182%的全因死亡风险。此外,考虑到检出情况,轻度营养不良归因分数最高,为19.49%。图1远期全因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杨进刚阜外2023-09-20 12:31:170000阜外医院蒋世良教授:我国结构性心脏病自主创新介入技术和器械不断涌现
目前,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成为心脏介入治疗领域的一大热点,我国各地区已经广泛开展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据阜外医院蒋世良教授介绍,从2009年至2018年,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例数翻了一倍,从14939例增至32,961例;卵圆孔未闭封堵例数从24例增至了3115例。蒋教授指出,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有赖于我国专家学者不断探索新技术以及积极研发新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