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房颤不敢多喝咖啡(JAHA研究表明,一日三杯咖啡,还能防房颤)
研究者二次分析,也未发现喝咖啡与房颤之间有什么猫腻。
就房颤而言,之前也有研究显示,抗氧化剂能防房颤。
一提咖啡,就让人想起咖啡因;一想起咖啡因,就又让人想起心律失常,手里的咖啡似乎让人拿起放下好矛盾。对于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和喝咖啡到底有多大关系?
研究者指出,他们这项研究结果如此,可能还与咖啡中含有的其他成分有关,比如咖啡中含有很多种抗氧化剂,比如多酚、咖啡醇、葫芦巴碱、绿原酸和奎宁等,这些都可通过抗炎作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来源:Bodar V, Chen J, Gaziano JM, et al. Coffe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Physicians' Health Study. J Am Heart Assoc. 2019 Aug 6;8(15):e011346.
近日一项发表在JAHA对近2万男性进行的研究表明,一天1~3杯咖啡没问题,房颤发生风险还低。
据悉,当前就咖啡对房颤影响的研究不少,但结论并不一致,比如NCCHC研究等显示,一天来4杯甚至6~7杯,房颤风险都低;但女性健康研究就发现,一日2~3杯,会增加36%的房颤风险。
研究显示,在考虑了年龄、吸烟、饮酒及身体锻炼后,与从不或很少喝咖啡的人(≤1杯/周)相比:2~4杯/周(HR=0.85,95%CI:0.71~1.02),5~6杯/周(HR=1.07,95%CI:0.88~1.30),1杯/天(HR=0.93,95%CI:0.74~1.17),2~3杯/天(HR=0.86,95%CI:0.76~0.97),4杯及以上/天(HR=0.96,95%CI:0.80~1.14),均与房颤风险无显著关系。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图1 每天喝咖啡量与房颤发生的相对风险样条曲线图
这项研究前瞻性地纳入了医师健康研究中18960位男性参与者,平均年龄66.1岁。喝咖啡情况主要通过食物频率问卷调查来获得。平均随访9年有2098人得了房颤。
美研究提醒,气温变化大,心梗风险高
初春以来,乍寒乍暖,而一项将在美国心脏病学会2018年年会上发布的研究表明,日气温波动幅度每变化5℃,心梗风险约增加5%。此外研究显示,与日温差变化在10~25℃相比,超过25℃会显著增加心梗发作风险。研究者认为,全球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而这会导致日温差波动较大。而他们的研究提示,气温波动或潜在增加心梗风险。陈鲁原解读ESC心包疾病指南:诊断急性心包炎要“四选二”
心包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往往不尽相同,如何更好进行个体化治疗?为了更好指导临床实际,广东省人民医院陈鲁原教授对《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包疾病诊断和管理指南》进行了解读。心包疾病的诊断心包疾病是全身疾病的一个表现,可视为心包综合征。新版指南更新了某些诊断方法与分类,例如急性和复发性心包炎。杨进刚阜外2023-07-29 17:35:16
0000最新版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发布:心血管病患者2.9亿,农村心血管病死亡持续高于城市
近期,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以下简称报告)在我刊发表(全文PDF链接)。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又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03:05
0000疫情让湖北心梗患者住院死亡风险增21%! JACC刊发葛均波等全国1372家胸痛中心2.5万例心梗患者数据分析
杨进刚阜外2023-09-08 16:40:33
0000澳学者称,孩子将来胖不胖,先看妈妈胖不胖和教育程度
根据澳大利亚最新研究,有三个简单的因素可以预测孩子到青春期时是否可能超重或肥胖,除了孩子本身的体重指数(BMI),还包括母亲胖不胖和教育水平。这项发表在《国际肥胖杂志》上的研究发现,这三个因素可以预测各种体型的儿童是否在14~15岁时出现体重问题,准确率约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