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大二院病例报告,39岁男士的怪病,20天发生心肌弥漫性钙化)
来源:田欢,田欣,程豪,等.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合并短期出现心肌弥漫性钙化一例.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1137-1138. DOI:
而弥漫性心肌钙化不仅可导致室壁运动失常,出现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也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出现传导阻滞甚至心原性猝死。
武柏林等指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常引起多系统病变,影像学检查的范围和部位不应仅局限于骨骼肌,本病例提供了新的位置参考。
10.3969/j.issn.1000-3614.2020.11.015【下载全文】
入院实验室检查显示,肌酸激酶 713 U/L、肌酸激酶同工酶 46 U/L、超敏C反应蛋白 114.7 mg/L等指标升高。

行左侧腓肠肌活检术,病理报告:横纹肌间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横纹肌萎缩、退变伴钙化,血管扩张充血。
初步诊断为: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电解质紊乱。
图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不同时期胸部CT 纵隔窗心脏图像(注:1A:2019年6月6日;1B:2019年6月18日;1C:2019年6月25日)
武柏林等介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常见发病部位为肾脏和骨骼肌,患者多有高血钾,晚期多合并低血钙。但在本例,短期内并发了心肌弥漫性钙化。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武柏林、田欢等报告了一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合并短期内心肌弥漫性钙化的病例。
男性39岁,既往体健,在受凉及重体力活动后出现双下肢肿胀、疼痛伴乏力、腰痛,尿少,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后出现高热伴双下肢皮肤肿胀淤血处破溃。
半个月后CT横轴位图像示,左心室壁各节段弥漫均匀钙化样高密度影,而心肌厚度正常;一周后CT横轴位图像示,左心室各节段弥漫钙化,分布均匀,累及心肌全层,CT 值约206~310 HU。
患者出院3个月后,于当地医院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约40%。因行动不便和经济原因患者暂时拒绝复查胸部CT。
此外,CT 识别钙化病变较超声及 MRI敏感,可作为识别和描述心肌钙化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发病之初当地胸部CT横轴位图像未见心肌明显异常密度。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PTFV1阳性;QT 间期延长;ST、Ⅱ、Ⅲ、aVF导联压低;V4、V5、V6导联ST段抬高。
外院就诊后,患者神志转清,尿量较前增多,但仍发热,双下肢皮肤破溃愈合欠佳,遂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
患者特发性炎性肌病谱提示:抗 Mi-2β抗体IgG( ), 抗PM-Sci100抗体 IgG( )。
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减低,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波动于 30%~4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胖子住院多!英国研究
现代人越来越胖。近期发布的《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5.0%和14.6%。根据英国学者一项孟德尔随机研究,超重/肥胖导致更多的医院入院。研究发现,体重指数和腰臀比越高,住院率越高,其影响要比以往流行病学研究得出的结果要大。更重要的是,调整腰臀比后体重指数的左右减弱,也就是体脂对住院率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腰臀部脂肪分布所致而非总体重指数。糖尿病前期,有损大脑!王拥军等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7:06:10
0000糖代谢异常,更要日行万步路!西班牙研究
步行是一种简单可行的良好锻炼方式。近日一项西班牙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每日步行10000步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这项研究共纳入1194例糖尿病前期患者,493例糖尿病患者。参与者均佩戴可穿戴设备记录了连续7天的步数。糖尿病前期患者平均年龄55岁,56%为男性,每日平均步行8500步;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1岁,51%为男性,每日步行约6300步。不停跳搭桥,10年随访未显优势!JAMA子刊美国随机临床研究
最初的心脏搭桥手术是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实施,即心脏停跳搭桥手术。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多。关于这两种搭桥手术的长期预后孰优孰劣,目前仍存在争议。2月16日,JAMA外科学子刊上发表的一项在美国退役军人中开展的随机临床研究表明,与心脏停跳搭桥手术相比,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在减少10年死亡和血运重建等终点事件方面并无优势,术后至发生终点事件的平均时间更短。Circulation研究提示,起搏器术后应与电子设备保持30厘米之外
每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被各种大小电子设备包围的环境中,而Circulation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醒,对于安装起搏器的人要小心了,这些设备造成的电磁干扰会不同程度影响起搏器的功能。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暴露于不同电磁场环境的119位起搏器安装患者进行了分析。这些电磁源包括电线、家用设备、电子设备、电子娱乐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