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跨步蹲,可以消除大腿内侧赘肉,但其中的讲究也不少
大腿内侧的赘肉过多,不仅影响整个腿部的美观,而且还给生活带来不便,让人这样烦恼的两块顽固赘肉到底是怎样来的?

来源之一:平时缺少运动的习惯,大腿内侧缺乏锻炼
有些人平时就不爱运动,而且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长期久坐,使体内摄入的多余热量不能排出体外,大腿内侧因为容易堆积脂肪,所以造成大腿变粗的情况。
来源之二:走路姿势造成的
有些人在走路的时候,喜欢用脚尖走路,造成大腿根部用力过少,使此处的热量不能通过运动排出体外,所以造成赘肉过多。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减脂运动有游泳、骑自行车、跳绳、跑步等,侧跨步蹲练习也是大家常用的一个动作,朋友们都知道它对消除赘肉有很大的帮助,但其中的动作细节掌握应该很陌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聊。
1、当腿跨出的时候,膝关节和脚尖一定要在同一个方向上,这样就增大了受力面积,减轻了膝盖受到的压力,保护膝盖受伤。

2、将臀部尽量向身体后方推出,让身体的重心落在脚跟和臀部的位置,这样不但增大了臀部的发力感,而且身体也会更加稳定。
3、被拉长的腿,不能随便放置,注意膝关节不要朝内侧方向,这样就会使内侧韧带受到的压力增大,长期训练,就会造成劳损和受伤,正确的做法应是让大腿骨向外旋转,让膝盖和小腿成一条直线,这样就能避免膝盖的受伤。

根据负重的不同,推荐几个侧跨步的锻炼方式,大家在平时的练腿训练中,加入其中,效果一定会很好。
第一:标准徒手侧向跨步蹲
身体站姿,双脚之间的距离一只脚宽,双臂屈肘在胸前握拳,保持身体稳定。
右脚先行右侧迈一大步,使双腿稍微屈膝,使右腿变弓步,脚尖和膝盖在同一个方向,左腿伸直,膝盖向外旋转,身体做下蹲动作,最低点保持1秒,最大限度拉伸大腿内侧肌肉,然后站直身体,双脚还原,建议训练强度左右各做4组,每组做20次。
第二:踏板原地侧向跨步蹲

身体站姿,双脚之间的距离保持宽距(大约2个肩宽),双臂屈肘双手保持重叠,前臂几乎与地面平行,然后移动重心,使双腿变成侧向弓步,屈膝腿的膝盖和脚尖在同一个方向,另一条腿伸直膝盖外展,蹲到最低点,保持动作1秒,大腿内侧肌肉有很强的拉伸和收缩感,还原换腿练习,建议各做3组,每组各做15-20次的练习。
第三:药球侧向跨步蹲

身体自然站立,脚距有一只脚距离,双手抱球放在胸前,运动时,身体向侧面跨步下蹲,同时药球向前举出,双臂打直,屈膝腿膝盖和脚尖在同一个方向,伸直腿膝盖外展,顶峰点保持1秒,然后身体还原,回到起点,建议各做3组,每组做10-15次的练习。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都清楚如何正确来做侧向跨步蹲,希望从以上3个细节出发,减少运动给膝盖带来的伤害,把动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极限。
阜外医院蒋雄京等研究称,肾动脉介入治疗,要注意肾动脉开口方向
阜外医院蒋雄京等发表研究称,在肾动脉介入治疗中,肾动脉开口明显向上和肾下腹主动脉迂曲均会增加股动脉入径手术的操作难度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宜选择经上肢动脉入径完成肾动脉介入手术。研究者发现,对于肾下腹主动脉与肾动脉成角较大(61~120°)及腹主动脉走行较直的患者,选择股动脉入径,导引导管与肾动脉同轴性好,球囊及支架容易送达病变部位,介入手术难度小,成功率高、并发症低。JAHA研究:每六位心碎综合征就有一人将患癌症
根据JAHA上的最新研究,每六心碎综合征患者中就有一个人患上了癌症,而且他们在癌症发生后五年内的存活率较低。心碎综合征,也称为Takotsubo综合征,心碎综合症可由情绪或身体刺激引起。研究者称,心碎综合征患者如果接受癌症筛查以提高整体生存率,可能会受益,同时,该研究也应该提醒肿瘤医生,在癌症患者如出现胸痛、呼吸短促或心电图异常时,应该考虑到心碎综合症。每日最少进食多少膳食纤维好?Lancet研究:每日25~29 g足矣
膳食纤维的好已经有100多年的支持了,不过到底一天最少吃多少好?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委托进行了一项研究,近日该研究发表于《柳叶刀》。这项对243项研究进行的Meta分析表明,每日至少吃25~29g膳食纤维有益健康。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56:40
0000芬兰研究:挑食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新食物恐惧症是一种饮食行为特征,即一个人拒绝吃新的或者不熟悉的食物。食物新恐惧症在儿童和老年人中很常见。食物新恐惧症的特征包括对饮食挑剔和挑食,这些饮食行为也可能对饮食质量和随后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一项芬兰研究对25~74岁的4000多名受试者进行了为期7年的随访。即使收缩压<120,降压也有益!柳叶刀Meta分析呼吁修改指南
近期,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随机临床研究个体数据的Meta分析显示,不论既往是否有心血管病,即便血压正常或处于正常高值,包括收缩压<120mmHg的人,降压治疗都有益。杨进刚阜外2023-09-15 14:50:1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