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糖友(心血管风险更高,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转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但该研究显示,社交孤立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增加无关。
在该研究中,危险因素的控制程度定义为: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肾功能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的个数。
进一步分析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孤独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高于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孤独与危险因素的控制程度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存在叠加相互作用。
订阅点击:
该研究纳入18 509例糖尿病患者,平均随访10.7年期间,共发生3247例心血管事件。
多因素模型分析显示,与孤独评分最低(0分)者相比,孤独评分为1分和2分的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11%和26%。
6月29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新研究提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孤独(loneliness)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增加有关,且与危险因素的控制程度有叠加相互作用。
来源:Joint association of loneliness and traditional risk factor control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diabetes patient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9 June 2023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疑难病例】年轻女性晕厥,祸魁却是它
诊病如破案,常常需临床医生抽丝剥茧一番。甘肃省人民医院谢萍等遇到了这样一位晕厥患者。患者女性30岁,因“间断性心悸1年,晕厥1次”入院。患者在1年前因情绪异常或活动后出现间断心悸,伴胸闷、胸痛,但未行诊治。3天前又感心悸、胸闷,之后又发晕厥,伴抽搐,约数十秒自行恢复。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0:57:260000中国万名儿童青少年调查: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水平堪忧,理想水平仅千分之五
心血管病是国人首位死因,近期一项研究观察了城市1.2万名6~18岁儿童,发现我国儿童心血管健康堪忧。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生命简单七法,研究将不吸烟、体重正常、规律体力活动、健康饮食、健康血脂、健康血压和健康血糖定义为心血管健康。生命简单七法(Life’sSimple7);评分标准为各指标理想为2分,一般为1分,差为0分,总分0~14分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12:140000降低LDL-C,可抵消Lp(a)危害!英国研究
既往研究证实,脂蛋白(a)[Lp(a)]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围血管疾病及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有不少研究发现,即使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Lp(a)仍会增加未来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女性冠心病的十个“颠覆性认识”
心血管病是当今威胁女性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中国的女性死因排序中,因心脏病死亡已超过了脑卒中和肿瘤,成为首位死亡原因。发达国家的男性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已呈下降趋势。但多年以来,女性的心血管病的研究和预防工作一直受到相对的忽视,女性的猝死发生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根据美国的资料,女性的猝死率从1989年的38%升至1999年的47%,女性在到达医院前猝死者多于男性(52%比42%)。杨进刚阜外2023-07-30 09:30:190000BMJ杂志这项研究力挺共享单车
小黄车、小红车、小蓝车、小绿车,成为时下都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选择骑车上下班,至少部分路程骑车。近期,《英国医学杂志》(BMJ)刊发了一项英国的研究结果,为骑车上下班这种通勤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证据。之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与开车或乘坐公交、地铁上下班相比,走路或骑自行车对健康有好处,但并没有区分哪种方式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