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异常(增心血管病风险,阜外医院China,PAR新分析)
注:校正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初诊时空腹血糖、吸烟状况、饮酒状况、体育活动、高血压状况、血脂异常、地区(南方与北方)、地区(城市与农村)、教育程度、收入和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图1 空腹血糖变化对心血管病影响的趋势和多变量校正后的风险来源:Tong Y, Liu F, Huang K, et al. Changes 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status and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China-PAR project. J Diabetes. 2023 Feb;15(2):110-120.


转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近日,China-PAR项目最新分析表明,一个人长期空腹血糖受损(IFG),或进展为糖尿病,其心血管病风险均明显升高。这项研究共纳入China MUCA-1998与InterASIA另个队列中35岁~74岁12145例基线无糖尿病的成年人。研究者根据首次(1998-2001年)和8年后空腹血糖水平变化,将参与者分为持续糖耐量正常组,从糖耐量正常进展到IFG(5.6 mmol/L~6.9 mmol/L)组,从糖耐量正常进展到糖尿病(≥7 mmol/L和/或使用降糖药,和/或自述有糖尿病史)组,从IFG逆转到糖耐量正常组,持续IFG组和从IFG进展到糖尿病组。中位随访5.5年期间,373例患心血管疾病。其中,持续糖耐量正常组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4.87/1000人年,从糖耐量正常进展到IFG组为5.21/1000人年,从糖耐量正常进展到DM组为11.99/1000人年,从IFG逆转到糖耐量正常组为5.22/1000人年,持续IFG组为9.28/1000人年,从IFG进展到糖尿病组为10.28/1000人年。研究发现,与持续糖耐量正常者相比,持续IFG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增加了79.2%,从糖耐量正常进展到糖尿病者增加了72.3%,从IFG进展到糖尿病者增加了94.6%。其中从糖耐量正常进展到IFG、从IFG逆转到糖耐量正常,未发现与心血管病显著相关。当根据基线血糖水平分层分析时,与从IFG逆转到糖耐量正常者相比,持续IFG和从IFG进展到糖尿病者分别增加了59.4%与91.3%的心血管病风险。
有酒糟鼻,心血管病风险也升高!南京一院研究
比如阜外医院郑哲等联合全国多家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发际线后移、头顶秃、耳垂折痕、耳前折痕、眼袋深、鱼尾纹深、额头皱纹深、眼眶周围有皱纹、鼻沟、法令纹深、老年斑、口唇苍白等可能与冠心病存在较显著关联。而近日南京市第一医院YangXu等进行的研究又增加了一项:有酒糟鼻,心血管病风险高。福建医大林金秀等研究显示,不同心率的高血压,起始β阻滞剂的剂量应不同
对于心率增快的高血压患者,用点β受体阻滞剂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及心脏猝死,但到底常规剂量β受体阻滞剂可使不同基础心率下降多少,剂量翻倍后又能增效多少,如何用药更为安全有效?福建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林金秀、赵文香等通过对不同基础心率的高血压患者给予不同剂量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回答了这一问题。心衰,更"青睐"男士!开滦研究新分析
一项基于开滦研究的新分析提示,男士新发心衰的风险明显高于女士。研究者指出,这说明,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应注意对心衰的预防,预防和及时处理房颤是降低心衰发病的有效手段,例如通过服药、射频导管消融转复窦性心律或者通过控制心室率等方法处理房颤,从而降低心衰的发病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3:51:35
0000美国发布报告:门诊误诊率5%,误诊相关死亡10%
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最近发布的一项报告称,10%的患者死亡事件,17%的院内不良事件都与误诊有关,而在美国绝大多数人在其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误诊。关注误诊,要从1999年IOM发布的里程碑式研究“是人都会犯错:构建一个更安全的卫生体系”说起。那项研究称,美国每年有98000人因医疗差错死亡。到如今,已经过去16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