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大林金秀等研究显示(不同心率的高血压,起始,阻滞剂的剂量应不同)
而且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并未出现明显乏力等副作用,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指标前后变化无显著差异。因此用47.5~95 mg/d 的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而该研究则证实,对于心率≥75次/min的高血压患者,47.5 mg/d 美托洛尔缓释片起始治疗且根据血压、心率逐渐调整剂量是合理的。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该研究发现,对于基础心率较快的高血压患者,要使目标心率≤70次/min,美托洛尔缓释片平均剂量为(59.7±17.0)mg/d。
研究者特别指出,临床实际中,很多医生可以说有“心动过缓恐惧症”,即担心患者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出现心动过缓,而从23.75 mg/d美托洛尔缓释片起始治疗,且往往不再调整剂量,而这也使得许多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率未能达标。
该研究共纳入191例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高血压患者,其中基础心率在70~79次/min者共58例;80~89 次/min者90例;≥90次/min者43例。受试者均予美托洛尔缓释片每日47.5 mg口服,2周后心率未达标者每日增加23.75 mg,即71.25 mg,4周后心率仍未达标,剂量加倍即95 mg,总疗程8周。
基础心率不同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福建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林金秀、赵文香等通过对不同基础心率的高血压患者给予不同剂量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回答了这一问题。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对于心率增快的高血压患者,用点β受体阻滞剂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及心脏猝死,但到底常规剂量β受体阻滞剂可使不同基础心率下降多少,剂量翻倍后又能增效多少,如何用药更为安全有效?
来源:赵文香,林金秀. β受体阻滞剂对不同基础心率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984-988.
在安全性方面上,该研究显示研究期间仅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头晕,减量或停药后均好转。
而且基础心率越快,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低心率的幅度越大,心率每增加10 次/min,心率降低幅度约增加7.9%,美托洛尔缓释片剂量增加50%,平均心率下降增加10.8%,剂量翻倍,疗效增加27.8%。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进一步发现,47.5 mg/d的美托洛尔缓释片可使67%基础心率处于75~84次/min的高血压患者心率达标,而基础心率≥85次/min者中近60%需用≥71.25 mg/d的美托洛尔缓释片才能使心率达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男性用睾酮可治疗糖尿病!?澳大利亚研究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杂志上发表的澳大利亚大规模的睾丸激素治疗研究表明,对于男性而言,除了生活方式的影响外,用睾酮治疗可以预防或逆转2型糖尿病。这项被称为T4DM(睾酮预防糖尿病)研究是一项为期两年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RE-LY最新分析: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时别用布洛芬等NSAID药物,大出血和卒中风险均增加
我们都知道,房颤患者应用口服抗凝药物,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卒中和全身性血栓栓塞。然而,7月9日发表在JACC上的RE-LY研究最新分析结果表明,在口服抗凝药物的同时,房颤患者如果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例如布洛芬、萘普生、美洛昔康、双氯芬酸,不仅不能预防卒中,反而会导致卒中风险增加,而且大出血风险也会显著增加。因此,研究者强调,房颤患者在口服抗凝药物的同时,要避免使用NSAID。澳烟酒政策降低5%癌症死亡
如果一个国家很好地管住吸烟、饮酒,会怎么样?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提供了部分回答说:很好,癌症死亡率明显降低。“我们的研究证实,1960~2013年澳大利亚实施的重要的烟酒公共管控政策与各种癌死亡率的降低是有关的。”研究者指出。研究者还认为,这种死亡率的变化是在过去20年中看到的,还不足以完全来评估烟酒政策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发现:吃华法林,最好不要吃枸杞!多个病例报告警示
常说食药同源,国人也较为重视各种食补或药补,最常见进补的是滋阴补肾的枸杞。而近日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病例报告》上的一则病例警示,吃华法林的患者,最好不要吃枸杞。患者75岁女性,因晕厥急诊就诊。3年前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口服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5~3.5;2年前因房性早搏,服用氟卡尼(100mgbid)。两天前自觉头晕、恶心,且极度疲劳。三大学会发布冠心病介入或搭桥后心脏性猝死预防共识:室速可酌情使用ICD、射频或完全血运重建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运重建术后的长期管理中,心脏性猝死(SCD)仍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更好做好防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血管冠状动脉及电生理介入治疗专家工作组制定了关于《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这一文件。要点如下:1.血运重建后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状况,评估其心脏性猝死的风险,采取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