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综合征,又一个容易被过度诊断的风湿病
抗磷脂综合征是指由抗磷脂抗体(aPL抗体)引起 的一组临床征象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动、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习惯性流产,神经精神症状等。由于aPL抗体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因而抗磷脂综合征分为继发和原发两类。
此外,aPL抗体阳性的患者,无其他原因在短期内出现进行性三个器官以上血栓形成,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肾、肺、心等多器 官的功能衰竭称为恶性APS。
抗磷脂综合征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aPL抗体在狼疮样疾病甚至在风湿性疾病范畴以外的其他疾病中也可出现,如心、脑血管意外,血液病和肿瘤性疾病等。
因为抗磷脂抗体一旦形成,会随循环系统走遍全身,因此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最常见的是以下几个表现:
(1)血栓
静脉——反复深静脉血栓(下腔静脉、视网膜静脉血栓)。
动脉——脑血管意外,肢体坏疽,冠状动脉血栓,视网膜动脉血栓。
其他——肺动脉高压,无菌性骨坏死。
(2)习惯性流产,胎死宫内,胎盘血栓和梗死。
(3)血小板减少为周期性,常是急性发作。
(4)其他偶然出现的表现为Coomb试验阳性、网状青斑、偏头痛、舞蹈症、癫痫、 慢性腿部溃疡、心内膜疾病、反复脑血管血栓引起的进行性痴呆。
风湿免疫病在临床中永远都是边缘化的存在,基本上都是找不到原因之后才会考虑是不是和免疫相关,然后发现了某个抗体阳性,就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样,迅速的发一个风湿免疫科的会诊。
以妇产科为例,找不到愿意的反复流产现在都会往这个疾病上去考虑,而心脑血管科又不会首先考虑抗磷脂综合征,因此临床上此病的诊断和治疗处在一个非常混乱的状态。
因为抗磷脂综合征可呈现周身的临床症状,因此一旦发现抗磷脂抗体或者β2糖蛋白抗体阳性,基本都会诊断抗磷脂综合征,然后给予免疫抑制剂、抗凝等一系列治疗,这其中有不少是过度的诊断。

0002
相关推荐
青岛3.5万人追踪8年:吃水果,防中风!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居民头号杀手,占总死亡18.5%。近期,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一项对3.5万余人随访8.1年的最新分析显示,经常吃水果能防中风。研究显示,与几乎不吃水果的人相比,一周吃水果≥4次者脑卒中发病风险降低44%。其中在男性降低46%,女性降低42%。进一步考虑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和血糖,水果预防中风的效果依旧很“坚挺”。为什么水果能保护大脑?耶鲁大学研究称,生气可诱发房颤,吃β阻滞剂可预防!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在心理压力较大和出现不良情绪(如发火)时容易诱发房颤。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经研究发现,对于这类人来说,服用β受体阻滞剂明显获益。研究者表示,心理压力会增强交感神经活性和降低迷走神经活性,而人们在发怒时儿茶酚胺增加,心率变异性降低,这样就会改变心房的电生理特征,从而触发房颤。吃糖多,甩肉难!三项研究证实多吃糖有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吃得过多,身体会明显受损,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均会明显增加,还能导致人寿命缩短。近期,《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和《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先后发表的三项研究又揭示了添加糖和含糖饮料有害的新证据:导致脂肪过度堆积、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国人三分之一有颈动脉斑块,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速度超过英国人
近期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一项新的分析显示,中国有三分之一成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通过比较中国和欧洲成人的数据,该研究还发现,中国和英国青年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相似,但随年龄增加,国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进展速度明显快于英国人。图1中国和英国随年龄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展比较(黑色中国,红色英国)杨进刚阜外2023-08-06 12:46:23
0000阜外医院治疗合并心尖部室壁瘤的肥厚型心肌病的经验:左室血栓和室速发生率高
中国医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等研究分析了184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资料,其中有24例存在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发生率为1.3%。研究者强调,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虽少见,但不罕见,应引起注意。因为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的存在会导致持续的室速和左室血栓,以及左心室功能障碍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心血管事件。而且这类患者会出现胸痛和心电图ST段抬高,应注意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鉴别。杨进刚阜外2023-07-30 17:45:5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