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出院心率≥80次/分,死亡风险高!开滦研究新分析

一项基于开滦研究的新分析提示,心衰患者如果出院时的静息心率较快,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与出院时静息心率<65次/分的患者比较,出院时静息心率为≥80次/分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0%(HR=1.30)。而出院时静息心率不到80次/分的患者死亡风险并未显著增加。
线性趋势检验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随着出院时静息心率增快,心衰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逐渐增加,且两者之间不存在曲线关系。

将出院时静息心率及入院时静息心率同时纳入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出院时静息心率对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大于入院时静息心率的影响。
该研究从2006~2016年开滦研究人群中纳入首次诊断为心衰的职工2 657人,按照出院时静息心率四分位水平(<65、65~71、72~79、≥80次/分)分为四组。平均年龄68岁,其中男性占88%。
平均随访6.82年期间,死亡1 129人。
来源:黄宇玲,荣萍萍,李挺,等. 心力衰竭患者出院静息心率对全因死亡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 434-440.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3.04.008
0001
相关推荐
仅减少吸烟,不能降低心血管风险!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吸烟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之一,全球大约10%的心血管死亡与吸烟有关。有研究发现,吸烟越严重,心血管病风险越高,因此有人认为,减少吸烟的数量可能是降低烟草对心血管系统危害的一种方法。然而,8月25日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韩国研究表明,仅减少吸烟量是不能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的,只有彻底持续戒烟才有效果;另外,戒烟后复吸的心血管风险反弹很厉害。杨进刚阜外2023-09-19 09:35:43
0001Circulation子刊研究表明,美国ICD放电38%为不恰当放电
植入型体内自动除颤器(ICD)是预防猝死的有效手段。但新近发表于Circulation质量评价子刊一项研究分析了2008-2010年1万例植入ICD患者,发现963位患者经历了1885次放电,其中有38%被明确为不恰当放电。【病例报告】滴水成冰:1年前外伤成心脏疾患祸端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晓晓等遇到这样一例患者。患者女性,46岁,以“活动后胸闷气短3个月”入院。查体心率102次/min,余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患者1年前车祸致胸部外伤。杨进刚阜外2023-08-16 17:10:44
0000【不该做的少做】美国不合理冠脉介入5年内减少50%
耶鲁大学医学院NiharDesai教授在AHA年会上报告,美国不合理应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数量5年间减少了50%,从2010年的26.2%降至2014年的13.3%。该研究同期发表在JAMA杂志上。研究者表示,这主要归因于指南规范了再灌注治疗适应证,限制了PCI的滥用。【AHA/ASA评出心血管领域2015十大进展】那些横空出世、曙光乍现、画蛇添足和略显稚嫩的治疗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公布了2015年心血管领域的十大进展。这也是自1996年来每年发布这样一个名单的惯例。SPRINT研究:血压“低一些,好一些”的新证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支持的SPRINT研究,直接对JNC8宽松的降压态度提出了否定,认为血压降得低一点可使更多人获益。(NEnglJMed,2015,373:2103-2116)杨进刚阜外2023-07-29 13:56:1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