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显示(个体化控制餐后血糖肠道菌群是个好靶点)
研究者介绍说,一个人由两套基因组在操纵,一是遗传而来的基因组,另一套则是“大喇喇”住在身体里的微生物了,通常指的就是肠道菌群。而人体细胞数量仅占细胞总量的10%,只关注人类遗传学,也就意味着之研究了人体所携遗传物质的1%。
来源:
这种算法是研究者根据受试者血液检测、饮食习惯、人体测量指标、体力活动和肠道菌群等参数所建立。
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特点之一就是餐后血糖较高,而餐后高血糖与心脑大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癌症、老年认知功能损害、颈动脉内膜增厚等多种疾病独立相关。怎么更好控制餐后血糖?
近日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召开的相关会议上有研究报道,每个人由于肠道菌群不一样,而对食物反应的餐后血糖有差异,就此可以根据这种反应来“量体裁衣”调节饮食来更好控制餐后血糖。
[1] Segal Evan. Personalized medicine approaches for treatment of diabetes based on gut microbiome. Presented at: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Educators; Aug. 17-20, 2018; Baltimore.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而事实上,肠道细菌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立平教授就提出了“慢性病的肠源性学说”,即指结构失调的肠道菌群可能是诱发慢性病的重要因素。
[2] Zeevi D, et al. Cell. 2015; DOI:10.1016/j.cell.2015.11.001.
最后,研究者自创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能够精确预测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摄入不同食物后的餐后血糖水平,从而达到为个体进行个性化营养建议。
在这项美国研究中,研究者共对800位无糖尿病受试者在1周内连续监测血糖,以记录个体餐后血糖水平和变异性。每日除了第一顿饭是研究专供的含有50g碳水化合物的标准化饮食外,其余均随受试者日常饮食习惯。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者指出,目前的营养指南,对血糖水平的平衡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此外血糖指数这一概念也并不能适用于每个人,而肠道菌群的不同组成,揭开了餐后血糖的多样性反应,更利于平衡血糖水平。
大连医大一院夏云龙等: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有些人为啥会呼吸困难?
有的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房颤好了,却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这可能是肺静脉狭窄这种消融术并发症在作怪。肺静脉狭窄的发生,与消融术式、消融能量类型(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中心经验等相关,不同报道发生率波动在0%~44%。上海学者称,冬季温度、湿度和气压急变可诱发心衰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马江伟、黄建华等研究显示,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气压急变会显著增加心衰急诊,日最低气温、空气干燥是其中重要因素。研究显示,就诊前1~2天及就诊后两天的温度差、湿度差、气压差均与心衰急诊增加呈正相关,其中尤以就诊前2天的温差、气压差为著。遵义学者新法治疗起搏器囊袋感染:封闭式负压引流
起搏器植入后发生囊袋感染,指南推荐完全移除起搏器及电极导线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治愈方法,但这对于高龄、尤其是植入时间长的患者拔除电极风险相对较高,而且很多患者经济条件受限、不愿接受对侧植入,有没有比较好的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法?贵州省遵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冬梅等通过彻底清创并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处理的4例囊袋感染,患者均实现痊愈,并避免了电极导线拔除。杨进刚阜外2023-08-04 10:15:34
0000中年变胖,别埋怨“代谢慢”!Science杂志研究
人到中年,很多人在变胖的路上一去不复返。此前人们认为,中年人代谢变慢是发福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8月13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年变胖有很多的原因,但“代谢慢”不太可能是其中之一。作者指出,如果一个人在中年时期变胖,那很有可能是因为吃多了,而不是身体代谢变慢了。杨进刚阜外2023-09-18 16:02:00
0001不方便晒太阳的季节,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骨质疏松症营养运动管理共识
近日,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与健康分会、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骨质疏松症患者及高风险人群的营养与运动共识。膳食多样化: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其中以谷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