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者称(冬季温度,湿度和气压急变可诱发心衰)
大气颗粒污染物则主要是会引起肺部炎症反应,促使血液高凝状态,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引起心律失常,心脏负荷加重。
研究显示,就诊前1~2天及就诊后两天的温度差、湿度差、气压差均与心衰急诊增加呈正相关,其中尤以就诊前2天的温差、气压差为著。
研究者解释说,气温变化会提高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反应性,从而增加心脏负荷。此外,低温还会导致皮肤血管收缩、血粘稠度增加、呼吸道疾病多发。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共纳入2012-01-01 至2014-12-31该院就诊的355例急诊抢救室心衰患者,并同期采集气象和大气污染资料进行了分析。
来源:黄建华, 张琼, 马江伟, 等. 上海市奉贤区气候因素与心力衰竭患者日急诊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989-992.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马江伟、黄建华等研究显示,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气压急变会显著增加心衰急诊,日最低气温、空气干燥是其中重要因素。
气压升高则常伴随气温下降。气压变化会引起空气氧含量变化,导致心率相应变化,诱发心衰。空气湿度较低,则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肺部血管阻力增高,引起心衰。
此外,空气颗粒污染物“贡献”也不小。研究显示,心衰急诊增加与大气PM2.5、PM10、SO2、NO2等浓度也呈正相关,其中以PM2.5最为显著。
0000
相关推荐
Nature杂志1.12亿人分析称:中国男性体重增幅领跑全球;农村居民肥胖趋势远超城市
全球肥胖率的上升曾被视为一个城市问题。Nature杂志发表的一项纳入2009项研究、200个国家和地区、1.12亿成年人从1985~2017年30年间体重指数的分析则认为,是农村居民体重增加驱动了全球的肥胖流行。在过去30年间全球平均体重指数上升,其中55%是归因于农村居民体重指数增加;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农村居民体重指数上升的贡献超过80%。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19:31
0000常上夜班,易得房颤和冠心病!上海九院欧洲心脏杂志28万人分析
8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陆颖理团队联合美国杜兰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研究人员,在《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数据库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频繁的夜间轮班工作(上夜班),显著增加房颤和冠心病发生风险。上夜班与房颤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作者指出,该研究是首个评估上夜班和房颤相关性的研究。杨进刚阜外2023-09-18 15:06:54
0000“介入无植入”理念拓展!国际共识组发布药物涂层球囊第三次报告
药物涂层球囊(DCB)的问世,体现了“介入无植入”的新理念,可减少支架的使用,增加患者的远期预后获益。药物涂层球囊是在不使用永久性植入物的情况下,通过亲脂基质将抗增殖药物在单气囊充气过程中快速均匀地转移到血管壁。最近公布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显示,药物涂层球囊新技术结合功能检测、抗增殖药物的使用(抑制内膜增生)以及双抗疗程缩短等优势,有可能成为许多临床情况下治疗冠心病的有效选择。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研究:学历低则死亡风险高
近期,《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一项研究发现,对于冠心病患者,学历越低,死亡风险越高。在这项研究的631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16%获得了研究生学位,42%完成了大学学业,38%完成了高中学业,4%完成了小学或中学学业。随访4年间,共有1066例全因死亡、812例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276例非致命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