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杂志1(12亿人分析称,中国男性体重增幅领跑全球,农村居民肥胖趋势远超城市)
中国女性农村居民的体重从21.2增长至23.4 ,城市女性从22.2 到23.7,均与全球女性的平均增幅接近。
中国由于肥胖的危害更大,体重指数高于24为超重;高于28则属于肥胖。
全球肥胖率的上升曾被视为一个城市问题。
研究显示,从1985年到2017年,全球女性的平均体重指数增加了2.1 ;男性则增加了2.2。基本相当于平均体重增加了5~6公斤。
但中国男性的体重增长显著,是全球涨幅最大的几个国家之一:农村男性的体重指数从20.9增长至23.9,城市男性则从22.0增长至24.7。
作者称,“农村正在城市化”,世界大多数地区的农村饥饿和发育迟缓正迅速被超重和肥胖所取代。
体重指数,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是衡量人体超重和肥胖程度的重要标准。国际标准是体重指数高于25为超重;高于30则属于肥胖。
高体重指数导致死亡例数均较多的前3种疾病依次是脑卒中、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
2、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209-220.
来源:

自1985年以来,农村地区的平均体重指数在女性和男性中均增加了2.1。相比之下,在城市中,女性和男性的增幅分别只有1.3和1.6。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也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虽低于城市居民,但上升幅度要大于城市居民。
Nature杂志发表的一项纳入2009项研究、200个国家和地区、1.12亿成年人从1985~2017年30年间体重指数的分析则认为,是农村居民体重增加驱动了全球的肥胖流行。
中国CDC研究显示,2013年,中国归因于高体重指数的死亡人数为64万人,相对于1990年的30万人,增长了114%。
在高收入国家,农村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水平已经高于城市。中低收入国家的农村居民体重指数增长速度已经与城市不相上下,甚至更快。
1、NCD Risk Factor Collaboration(NCD-RisC). Rising rural body-mass index is the main driver of the global obesity epidemic in adults. Nature, 2019, 569: 260–264.
3、曾新颖,李镒冲,刘世炜等. 1990与2013年中国15岁以上人群归因于高BMI的死亡分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6. 50(9): 776-781.

在过去30年间全球平均体重指数上升,其中55%是归因于农村居民体重指数增加;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农村居民体重指数上升的贡献超过80%。
30年来,中国城乡居民体重指数均在增长,城市人群的体重指数高于农村同龄人,但随着时间推移,农村体重指数增长速度超过城市,尤其是女性的体重指数上升速度更为显著,正在逐渐接近男性。
农业机械化、交通设施改善、服务类行业崛起,以及家务活动减少,经济和收入增长,高热量的碳水化合物食品流行,以及过多高热量食物易导致肥胖。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瑞舒伐他汀,可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Stroke发表陈韵岱和王拥军等研究
8月26日,Stroke杂志发表了由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等牵头进行的METEOR-China试验最新结果:服用瑞舒伐他汀20mg/d两年,可显著改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进展,而且耐受性良好。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7:56:55
0000世卫组织发布加工食品限钠标准
饮食不健康,吃得咸,是全球面对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全球每年估计有1100万人死于不良饮食,其中有300万可归因于钠摄入过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近日,世卫组织发布了全球不同加工食品的钠含量标准,其中主要针对64种食物和饮料。根据这一标准,每100g薯片中最多应包含500mg钠;每100g糕点或馅饼中最多120mg钠;每100g加工肉类中最多360mg钠。巴西研究称,有两个吃饭的坏习惯,容易让心梗复发
经过一场心梗的突袭,很多患者都会逃过一劫,但习惯决定命运。近日一项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学者进行的研究发现,即便是心梗救治成功,如果患者有不吃早餐、晚上睡觉前2小时内吃饭的坏习惯,死亡风险仍很高。研究显示,如果一个心梗患者有这两个“吃的坏习惯”,那么心梗后就会有4~5倍死亡、再次心梗或心梗出院后30天内心绞痛发作的风险。肌痛和乏力,不一定是他汀不良反应!英研究称多为心理反应
他汀是改善血脂的重要药物,但约1/5的患者可能会由于肌痛、疲劳乏力等因素停药。而美国心脏协会(AHA)2020年年会上发表的一项英国研究认为,他汀“背黑锅了”,这些肌痛、疲劳乏力90%是由于患者发生反安慰剂效应这种心理反应。反安慰剂效应是由于服药者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这种效应并非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患者心理反应。美国两大学会给肥胖起了个新名儿,叫“肥胖为基础的慢性疾病”
近日,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联合美国内分泌学会(ACE)发布了一项声明,建议为肥胖取一个新的医学诊断术语——“肥胖为基础的慢性疾病”(Adiposity-BasedChronicDisease,ABCD)。杨进刚阜外2023-08-05 15:51:4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