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痛和乏力(不一定是他汀不良反应,英研究称多为心理反应)
[1]Frances A. Wood, et al. N-of-1 Trial of a Statin, Placebo, or No Treatment to Assess Side Effects. N Engl J Med, DOI: 10.1056/NEJMc2031173
[2]Gupta A,Thompson D, Whitehouse A, et al.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unblinded, but not with blinded, statin therapy in the Anglo-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sTrial—Lipid-Lowering Arm (ASCOT-LLA):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and its non-randomised non-blind extension phase.Lancet, 2017,389(10088):2473-2481.
他汀是改善血脂的重要药物,但约1/5的患者可能会由于肌痛、疲劳乏力等因素停药。
最终49人完成试验,24人至少在1个月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共停药71次。这71次停药中,有31次发生在服用安慰剂期间,40次发生在服用他汀期间。
[3]Connie B. Newman , et al. Statin Safety and Associated Adverse Events: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2018,39(2):e38-e81.
他汀的反安慰剂效应也不是首次发现了。
2017年,Lancet上的一项英国学者在10180位参与者总进行的研究发现,当患者不知道吃他汀时,报告肌肉疾病相关者与安慰剂组相似。但知道在他汀后,报告肌肉相关疾病的可能性就比安慰剂组高出41%。
此外,声明建议,可尝试减少剂量,或更换他汀种类。
来源:
对于很多患者所说的肌痛,AHA曾发表声明指出,,中老年人肌肉酸痛原因会有很多,把账都算到他汀“头上”不合理。
这项双盲临床研究共纳入60例在他汀治疗2周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患者。患者共接受12份药物,4份含有阿托伐他汀,4份为安慰剂,4份为空白对照,研究持续1年里,患者以每份药物对应一个疗程随机顺序来服药。
Lancet上的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还发现,其他的所谓的他汀不良反应勃起功能障碍或睡眠障碍也是子虚乌有。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比如,维生素D不足,也会导致肌肉酸痛或疼痛。此时检测维生素D,可以区别。
反安慰剂效应是由于服药者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这种效应并非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患者心理反应。
声明强调,医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确定的话,可以查查肌酸激酶。
研究显示,60例患者中,在不服用(空白对照)、服用安慰剂和他汀的月份,平均症状强度分别为8分、15.4分和16.3分。服用安慰剂和他汀期间症状评分相似,但都与不服用期间有差异显著。
而美国心脏协会(AHA)2020年年会上发表的一项英国研究认为,他汀“背黑锅了”,这些肌痛、疲劳乏力90%是由于患者发生反安慰剂效应这种心理反应。
进一步分析发现,患者在服用他汀时出现的症状,90%在服用安慰剂时也出现了。
书中不只有黄金屋和颜如玉,读书还能延寿
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中说,“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耶鲁大学一项研究没有发现这两件好事,倒是发现,读书可延长寿命,而且读书越多,效果越好。研究平均随访12年,与不读书的人相比,每周读书≤3.5h者的死亡风险降低17%,每周阅读>3.5h者的死亡风险降低23%。总体而言,与不读书的人相比,经常读书者的寿命要长2年。JAMA:新型口服抗凝药若与这4种药合用,出血风险增加
近期,JAMA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房颤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同时服用胺碘酮、氟康唑、利福平、苯妥英钠则出血风险增加。研究者分析了房颤患者在应用新型抗凝药的同时,服用12种与其有共同代谢途径的常用处方药物对出血的影响。Meta分析:心脏介入医生易出现白内障,戴防辐射眼镜可降低风险
一项最新发表的Meta分析表明,由于受X射线长期辐射的影响,心脏介入医生出现白内障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该Meta分析显示,心脏介入医生出现晶状体后囊膜下混浊(白内障的早期病变)的风险是对照人群(不受X射线辐射)的3.2倍,但两类人群中晶状体皮质混浊和晶状体核混浊风险无显著差异。不过,总体上,尽管心脏介入医生出现任何类型晶状体混浊的风险较高,但与对照人群相比,并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阜外医院杨艳敏教等研究称,地高辛不增加房颤患者一年死亡率
虽然目前房颤指南将地高辛作为房颤合并心衰患者心室率控制的I类推荐,但地高辛对死亡率的影响却存在争议。近期,阜外医院杨艳敏教授、吴双等研究发现,与未接受地高辛治疗的房颤患者相比,接受地高辛治疗的房颤患者随访一年内死亡率显著更高,但在纠正潜在混杂因素后,接受地高辛治疗不再与增高的死亡率相关。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0:33:51
0000抗炎,还降脂蛋白(a)!又一抗炎新药问世
近日发布的RESCUE2期临床试验表明,靶向白介素-6(IL-6)配体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ziltivekimab可谓作用多多,可降低动脉粥样高危患者多种炎症和血栓形成的生物标志物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更是可降低92%,还降低了脂蛋白(a)。杨进刚阜外2023-09-16 09:52:4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