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活动(不能抵消看手机危害,JAMA子刊美国青少年肥胖研究)
在每天看电子屏幕时间<4小时的青少年中,每天步数为1000~6000步、>6000~12000步者体重指数百分位数分别增加6.48倍和55%。
在过去五年中,达到指南推荐身体活动量的美国青少年比例降至25%以下,疫情期间更是下降至10%以下。与此同时,过去数十年中青少年使用娱乐性电子屏幕的时间几乎增加了2倍,疫情期间更是显著增加。
美国儿科学会此前建议,青少年每天看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但在2016年开始支持制定个性化的“家庭媒体使用计划”,例如确定家庭一天中的无电子屏幕时间或无电子屏幕区域。
与每天步数超过12000步者相比,每天步数为1000~6000步、>6000~12000步的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30%和19%。
根据该研究,10~14岁的青少年每天至少走12000步,同时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少于4小时,可以显著降低超重和肥胖风险。而每天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如果超过8小时,而步数≤6000步,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则明显增加。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该研究还发现,增加身体活动(步数)可能并不能抵消长期看电子屏幕带来的超重和肥胖风险,反过来,少看电子屏幕也不能抵消久坐不动带来的超重或肥胖风险。
与每天使用娱乐性电子屏幕时间<4小时者相比,每天使用娱乐性电子屏幕时间为4~8小时、>8小时的青少年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24%和29%。
在每天看电子屏幕时间超过8小时的青少年中,不论每天步数多还是少,其体重指数百分位数大约增加7~8倍。
2018年美国身体活动指南建议,青少年每天应参加60分钟中等至高强度身体活动。
2月9日,JAMA子刊发表的一项美国研究表明,要想预防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在增加身体活动的同时,还要减少看电子屏幕的时间。
来源: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creen Time With Body Mass Index Among US Adolescents. JAMA Netw Open, 2023, 6(2): e2255466.
总体上,这些青少年平均每天有6.5小时使用娱乐性电子屏幕,平均每天走9247步。
该研究纳入5797名10~14岁的青少年,其中35%超重或肥胖,使用娱乐性电子屏幕包括看电视或电影、看视频、打视频游戏、发短信、上社交媒体等。
轻症患者没必要住院?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告德国病例:警惕无症状者也可携带新冠病毒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告了一个德国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病例。1月21~22日,德国慕尼黑有一场商务会议,会上就有一位来自中国上海的同事。她当时在德时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不舒服,但在返回航班上开始发病,26日检测2019-nCoV阳性。这位患者即图1中的源头患者。会上有位身体健康的33岁德国男士。1月24日,他因喉咙痛、发冷和肌痛就诊,次日发热39.1℃,伴咳嗽。杨进刚阜外2023-09-01 14:45:47
00001/4首发心肌梗死患者4年内发生心衰
近日在第三届世界急性心力衰竭大会上,一项荷兰学者报道的研究显示,1/4首发心梗患者会在4年内发生心力衰竭。研究者还发现,年龄大,经济状况差,伴有糖尿病等均会增加首发心梗患者发生心衰风险。Circulation子刊:可穿戴式除颤器可让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儿免于外科手术
近期,Circulation心律失常和电生理子刊刊登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某些有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儿童,像背心一样的可穿戴式除颤器是外科手术植入除颤设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治疗方式。阜外医院吴永健等点评PARTNER 3试验:中国所有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都能不开胸换瓣的时代到来了吗?
ACC2019上,PARTNER3试验一炮重击,有力支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向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低危患者过渡。这对不开胸换瓣治疗的发展和中国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治疗有何影响?拒绝中年油腻,要做肌肉男!西班牙研究称:肌肉男不易患心血管病
谈到中年油腻,脑海中马上想到的是大腹便便,精神萎靡不振的大叔。怎么办呢?西班牙一项研究则称,拒绝油腻,要打造肌肉男!肌肉男今后10年内发生心血管病风险就较低。但在女士中没有发现这种关联。研究共如入选1019名年龄>45岁无心血管病史的居民,并接受了长达10年的随访。随访期间,研究发现,与骨骼肌质量最低的人相比,骨骼肌质量最高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如中风或心梗)的风险降低了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