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活动(不能抵消看手机危害,JAMA子刊美国青少年肥胖研究)
该研究还发现,增加身体活动(步数)可能并不能抵消长期看电子屏幕带来的超重和肥胖风险,反过来,少看电子屏幕也不能抵消久坐不动带来的超重或肥胖风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总体上,这些青少年平均每天有6.5小时使用娱乐性电子屏幕,平均每天走9247步。
来源: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creen Time With Body Mass Index Among US Adolescents. JAMA Netw Open, 2023, 6(2): e2255466.
2018年美国身体活动指南建议,青少年每天应参加60分钟中等至高强度身体活动。
2月9日,JAMA子刊发表的一项美国研究表明,要想预防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在增加身体活动的同时,还要减少看电子屏幕的时间。
在每天看电子屏幕时间<4小时的青少年中,每天步数为1000~6000步、>6000~12000步者体重指数百分位数分别增加6.48倍和55%。
在每天看电子屏幕时间超过8小时的青少年中,不论每天步数多还是少,其体重指数百分位数大约增加7~8倍。
根据该研究,10~14岁的青少年每天至少走12000步,同时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少于4小时,可以显著降低超重和肥胖风险。而每天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如果超过8小时,而步数≤6000步,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则明显增加。
与每天使用娱乐性电子屏幕时间<4小时者相比,每天使用娱乐性电子屏幕时间为4~8小时、>8小时的青少年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24%和29%。
美国儿科学会此前建议,青少年每天看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但在2016年开始支持制定个性化的“家庭媒体使用计划”,例如确定家庭一天中的无电子屏幕时间或无电子屏幕区域。
与每天步数超过12000步者相比,每天步数为1000~6000步、>6000~12000步的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30%和19%。
在过去五年中,达到指南推荐身体活动量的美国青少年比例降至25%以下,疫情期间更是下降至10%以下。与此同时,过去数十年中青少年使用娱乐性电子屏幕的时间几乎增加了2倍,疫情期间更是显著增加。
该研究纳入5797名10~14岁的青少年,其中35%超重或肥胖,使用娱乐性电子屏幕包括看电视或电影、看视频、打视频游戏、发短信、上社交媒体等。
颅内动脉狭窄,不建议支架预防卒中复发!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建议
有症状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是卒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卒中复发的风险较高。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发布建议称,对于有症状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患者,与放支架相比,药物联合运动预防再次卒中更有效。建议此类患者应首选药物联合适度体力活动,放置支架不是第一选择。对于中度狭窄(50%~69%)或重度狭窄(70%~99%)患者,不建议将经皮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用于患者卒中预防的手段。欧洲批准:利伐沙班联合阿司匹林可用于冠心病和外周动脉疾病二级预防
近日,欧洲委员会(EC)批准利伐沙班(2.5mg,每日两次)联合阿司匹林(75~100mg,每日一次)用于预防高危的冠心病或有症状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血栓事件。该批准是基于COMPASS研究的第三期研究数据,该数据表明利伐沙班2.5mg每日两次加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与单用阿司匹林100mg相比,冠心病或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脑卒中、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风险降低24%。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学者称,四成房颤患者患痴呆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白锋、许广莉等发现,房颤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高达40%。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CHA2DS2-VASC评分的增高,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增加,女性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高于男性,持续/永久性房颤患者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进一步分析显示,高龄、女性、较低文化水平、心力衰竭、脑卒中及左心房前后径扩大是房颤患者发生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我国台湾学者发现,长期用胰岛素或增房颤风险,应用DPP4抑制剂则降低风险
既往研究表明,应用降糖药物与新发房颤有关。近期,我国台湾学者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提示,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新型降糖药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者新发房颤的风险降低,而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新发房颤的风险明显增加。校正性别、年龄、合并症和合并用药等因素后,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新发房颤的风险比不用胰岛素者增加58%,应用DPP4抑制剂者新发房颤的风险较不用这类药物者降低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