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吴永健等点评PARTNER(3试验,中国所有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都能不开胸换瓣的时代到来了吗)
ACC2019上,PARTNER 3试验一炮重击,有力支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向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低危患者过渡。
总之,对于 TAVR 瓣膜衰败的预防性及治疗性探索从未止步,抗钙化及祛除抗原性瓣膜的研发、抗栓治疗方案的修正与优化、维生素 K 拮抗剂治疗亚临床血栓、“瓣中瓣”或“瓣中瓣中瓣”治疗人工生物瓣衰败等,均旨在为适应证扩宽至低危患者保驾护航。
PARTNER 3 试验排除了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髂股动脉入路禁忌患者及心功能较差(左心室射血分数 <30%)患者,上述局限性也为中国开展相关补充研究提供了启发。
但中国患者瓣叶瓣环钙化重、二叶式主动脉瓣占比高、入路血管并发症较重的特征及 PARTNER 3 试验的局限性,一定程度限制了其结论对中国患者的可参考性。
一则低危患者中低龄患者更为常见,预期寿命更长,对植入瓣膜的使用时长要求更高。另外,虽然介入置入瓣膜与外科生物瓣膜结构相似,但介入置入瓣膜具有原瓣叶存续、体外蜷缩状态等特征,因此介入置入瓣膜的耐久性引人关注。
吴永健等认为,下一个临床研究热点很可能为中低危患者的头对头比较(球囊扩张式瓣膜 vs 自膨胀式瓣膜)和瓣膜耐久性问题探究。
这对不开胸换瓣治疗的发展和中国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治疗有何影响?
PARTNER 3对中国患者的参考有限制
据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已开展针对外科中危二叶瓣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TAVR 治疗未来的热点
中国的不开胸换瓣治疗历经近10年的发展,已积累了较为丰富且具有中国患者针对性的治疗经验,但发展速度较国际缓慢。
PARTNER 3 试验(球囊扩张式瓣膜)携手同期公布的 EVOLUTE Low-risk 研究(自膨胀式瓣膜),开辟了不开胸换瓣迈入治疗外科低危人群的时代。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吴永健,王媛.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新时代:PARTNER 3临床试验的启示.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632-634.
现阶段,中国采用 Sapien 3 瓣膜的临床研究仅受限于外科高危患者,PARTNER 3 试验结果预示调整国内研究计划至低危患者的可能。
阜外医院吴永健、王媛在本刊发表述评指出,PARTNER 系列研究为中国开展 TAVR 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很好借鉴参考;对于中国外科中低危患者的不开胸换瓣治疗,由于严重钙化和高二叶瓣发生率,挑战重重,需要审慎,但未来可期。
瓣膜衰退相关的亚临床血栓问题,对于外科低危患者而言为信息灰色地带,PARTNER 3 试验的研究者全面考虑到 CT 评估介入置入瓣叶动度等情况,期待后续研究结果的公布弥补该热点问题的空白。
中国已有的相关研究证实,对于外科高危患者,不开胸换瓣获益比肩外科,安全有效。PARTNER 3试验的优异结果也为进一步开展低危患者研究注入一剂强心针。
房室结消融持续性房颤心衰患者后,希氏束起搏优于双心室起搏!温州医大一附院黄伟剑等研究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伟剑等研究提示,对于心率控制充分、QRS间期<120ms的接受房室结消融的射血分数降低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希氏束起搏有望替代双心室起搏。该研究发现,房室结消融后,双心室起搏和希氏束起搏两种起搏方式在超声心动图参数、NYHA心功能分级和B型利钠肽(BNP)方面都有类似的改善。但是与双心室起搏相比,希氏束起搏对心室功能带来改善。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3:06:40
0000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何时该植入ICD?
炎症性、风湿性和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室速和室颤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在临床诊治上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共通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海澄、孙玉杰结合2015版ESC室性心律失常指南和我国诊治现状,在本刊就此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急性爆发性心肌炎在急性心肌炎病程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里,室速占76%。治疗原则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起搏器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和血流动力学支持几个方面。我国超半数心梗患者发病时并非高危人群!阜外医院杨跃进牵头CAMI研究新分析
一般认为,发生心梗的人,往往危险评分为高危。但阜外医院张旻、杨跃进、高晓津等发表的中国急性心梗注册(CAMI)研究最新分析却发现,我国超半数急性心梗患者发病时为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评分低中危人群。研究共纳入了30952例急性心梗患者。其中38.6%为ASCVD低危人群,17.3%为中危,高危和极高危人群分别占25.8%和18.3%。杨进刚阜外2023-09-25 10:57:10
0000得了“心碎综合征”,男士更危险!JACC研究
在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综合征,又称为“心碎综合征”)患者中,女士占大多数,因此此前研究并没有很好地探索男性患者的临床特征。近期,JACC发表的一项欧洲多中心注册登记研究(GEIST研究)发现,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风险更高,更容易出现心原性休克和死亡。因此,男性应激性心肌病患者更需要加强院内监测及长期随访。处理支架再狭窄和支架血栓,应常规用IVUS和OCT指导!SCAI共识
支架再狭窄和支架血栓仍然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腔内成像技术提高了对支架再狭窄和支架血栓的潜在机制的了解。近日,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SCAI)发表了支架再狭窄和支架血栓管理专家共识。共识建议,在初次支架置入时应采用腔内成像技术(IVUS和OCT)指导,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支架再狭窄和支架血栓。当发生支架再狭窄或支架血栓时,也建议进行腔内成像技术了解其发生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干预。支架再狭窄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0:05:3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