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 Care:“吃的不对”是我国成为糖尿病大国的首位原因
中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过去数十年中呈“爆炸式”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首位的糖尿病大国,每10人就有一人为糖尿病。
中国为何成了糖尿病大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美国学者采用1991-2011年的中国健康和营养数据进行的研究就解答了这个问题。

“吃的不对”是我国糖尿病增加的首要原因
研究发现,“吃的不对”是我国糖尿病增加的首要原因。主要是摄入全谷物太少,而精制食物太多。2011年,分别有3780万和2180万糖尿病患者归因于这两个原因,加起来就有5960万人。
在饮食方面,还有1580万、1130万、990万、600万、360万和260万糖尿病可归因于奶制品、坚果、水果、蔬菜、鱼和海鲜吃的少。
有280万、180万和50万例糖尿病可归因于加工肉类、红肉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增加。
我国≥20岁居民精制谷物的日均摄入量从1997年的每天442 g降至2011年的每天348;全谷物的平均摄入量从每天4 g升至4.6 g,已经有好的趋势。
肥胖国度
肥胖是一个大问题,估计我国有4380万糖尿病患者与肥胖和超重有关,占到糖尿病发病的46.8%。
1991-2011年,我国≥20岁的成人平均BMI从21.7升至23.5,估计到2031年会达到25.2。
过去30年里,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导致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肥胖大国。
体力活动20年下降50%
我国居民的平均体力活动水平从1991年到2011年几乎下降了50%,从379 MET-h/周降至2011年的190.3 MET-h/周。
1991年和2011年,归因于体力活动不足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分别为1640万和2950万,增加了近80%;至203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240万。
血压升高和吸烟亦有贡献
我国居民平均收缩压从1991年的119 mmHg升至2011年的123 mmHg。1991和2011归因于高收缩压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分别为1680万和2160万,并将在2031年达到3040万。
此外,研究还发现,1991-2011年,尽管吸烟率有所下降,2011年归因于当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人数仍达到980万。

来源:Li Y, et al. Time Trends of Dietary and Lifestyle Factors and Their Potential Impact on Diabetes Burden in China. Diabetes Care. October 18, 2017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12岁儿童和哺乳期女士禁用含有可待因的止咳水等药品
止咳水,镇痛药……含有可待因的药物很普通很常见,但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特别发布了相关公告,对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禁忌证、儿童用药、妊娠女性及哺乳期女性用药等进行了修订。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需注意的要点如下:1.含可待因的药品为处方药,患者因遵医嘱用药,并且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2.12岁以下儿童禁用;哺乳期女性禁用;已知为CYP2D6超快代谢者禁用。安徽医省立医院严激:预测心衰患者能否从再同步化治疗获益有新指标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严激、王齐等研究发现,心脏舒张充盈模式会影响CRT疗效,非限制性充盈的心衰患者从CRT中获益显著,而限制性充盈的心衰患者对CRT反应率低、疗效差,且预后不良。本研究中,接受CRT的61例缺血性心肌病所致的心衰患者中,非限制性充盈患者36例,限制性充盈患者25例。支持使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声明
近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布了一份重新定义脂肪肝的立场声明。声明中,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支持将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重新定义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并准备将疾病新名称推荐给卫生保健部门。这也是就去年一份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国际专家共识的发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正式表明的立场。预防心脏病学之父Stamler去世,享年102岁
2022年1月26日,102岁的“预防心脏病学之父”JeremiahStamler在纽约溘然长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历史上很少有人对人类健康产生如此大的影响,”AHA主席DonaldLloyd-Jones如此评价。“他是一位伟大的智者,直至生命最后几天,他依旧致力于定义新的预防理念。他总是在创新,他的灵魂高贵而至善。”他认为是正确的事,就会为之而战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2:01:42
0000子宫或卵巢切除后,心血管病风险高!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新分析
近日,Stroke杂志发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最新分析数据显示,绝经前女性子宫切除或双侧卵巢切除后患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较高。研究纳入282722名30~79岁的女性,8478例子宫切除,1360例双侧卵巢切除。平均随访9.8年。与无子宫切除的女性相比,子宫切除女性发生心血管病风险高9%,双侧卵巢切除女性发生心血管病风险高19%。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4:05:5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