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跨步蹲,可以消除大腿内侧赘肉,但其中的讲究也不少
大腿内侧的赘肉过多,不仅影响整个腿部的美观,而且还给生活带来不便,让人这样烦恼的两块顽固赘肉到底是怎样来的?

来源之一:平时缺少运动的习惯,大腿内侧缺乏锻炼
有些人平时就不爱运动,而且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长期久坐,使体内摄入的多余热量不能排出体外,大腿内侧因为容易堆积脂肪,所以造成大腿变粗的情况。
来源之二:走路姿势造成的
有些人在走路的时候,喜欢用脚尖走路,造成大腿根部用力过少,使此处的热量不能通过运动排出体外,所以造成赘肉过多。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减脂运动有游泳、骑自行车、跳绳、跑步等,侧跨步蹲练习也是大家常用的一个动作,朋友们都知道它对消除赘肉有很大的帮助,但其中的动作细节掌握应该很陌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聊。
1、当腿跨出的时候,膝关节和脚尖一定要在同一个方向上,这样就增大了受力面积,减轻了膝盖受到的压力,保护膝盖受伤。

2、将臀部尽量向身体后方推出,让身体的重心落在脚跟和臀部的位置,这样不但增大了臀部的发力感,而且身体也会更加稳定。
3、被拉长的腿,不能随便放置,注意膝关节不要朝内侧方向,这样就会使内侧韧带受到的压力增大,长期训练,就会造成劳损和受伤,正确的做法应是让大腿骨向外旋转,让膝盖和小腿成一条直线,这样就能避免膝盖的受伤。

根据负重的不同,推荐几个侧跨步的锻炼方式,大家在平时的练腿训练中,加入其中,效果一定会很好。
第一:标准徒手侧向跨步蹲
身体站姿,双脚之间的距离一只脚宽,双臂屈肘在胸前握拳,保持身体稳定。
右脚先行右侧迈一大步,使双腿稍微屈膝,使右腿变弓步,脚尖和膝盖在同一个方向,左腿伸直,膝盖向外旋转,身体做下蹲动作,最低点保持1秒,最大限度拉伸大腿内侧肌肉,然后站直身体,双脚还原,建议训练强度左右各做4组,每组做20次。
第二:踏板原地侧向跨步蹲

身体站姿,双脚之间的距离保持宽距(大约2个肩宽),双臂屈肘双手保持重叠,前臂几乎与地面平行,然后移动重心,使双腿变成侧向弓步,屈膝腿的膝盖和脚尖在同一个方向,另一条腿伸直膝盖外展,蹲到最低点,保持动作1秒,大腿内侧肌肉有很强的拉伸和收缩感,还原换腿练习,建议各做3组,每组各做15-20次的练习。
第三:药球侧向跨步蹲

身体自然站立,脚距有一只脚距离,双手抱球放在胸前,运动时,身体向侧面跨步下蹲,同时药球向前举出,双臂打直,屈膝腿膝盖和脚尖在同一个方向,伸直腿膝盖外展,顶峰点保持1秒,然后身体还原,回到起点,建议各做3组,每组做10-15次的练习。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都清楚如何正确来做侧向跨步蹲,希望从以上3个细节出发,减少运动给膝盖带来的伤害,把动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极限。
糖尿病患者应处方“走路”!意大利指南
近日,意大利两个学会进行了系统回顾并发表指南,建议应对有2型糖尿病的人处方“走路”以增加体力活动,减少久坐行为。【原文链接】糖尿病不愿意活动有事出有因指南指出,有糖尿病的人身体条件较差,经常感觉身体疲劳,有氧能力下降。慢性高血糖还可能使肌肉骨骼结构糖化,导致肌腱硬化,运动能力受限。因此,有糖尿病的人更不愿意活动。但运动有助于血糖控制,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相比而言,走路简单易行。好胆固醇高,增高血压男士心血管风险!Hypertension研究
“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直被认为与心血管风险负相关,但是这个观点逐渐被否定。近日,《高血压》发表的一项意大利与美国学者联合进行的研究显示,在男性高血压患者中,HDL-C高,不一定是好事。这项研究共对近1.2万高血压患者随访了25534人年,随访期间共发生245例心血管事件。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3:51:19
0000女士别吃夜宵,小心血管老得快!开滦研究新分析
不一样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会带来不一样的心血管健康。开滦研究最新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吃夜宵与女性动脉硬化更快进展相关,而动脉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和生理性衰老的一种标志。而且研究显示,这种相关性独立于总能量摄入、饮食质量、失眠、绝经状态和其他主要心血管病风险因素。研究者强调,应该注意到吃夜宵在预防慢病中潜在作用。研究者指出,除了考虑营养、食物种类和饮食模式外,相关指南还应该考虑推荐进餐时间。复杂病变伴重度钙化,搭桥未优于支架!JACC杂志子刊研究
SYNTAXES研究一项亚组分析发现,对于有重度钙化的复杂冠脉病变患者,血运重建10年后的全因死死亡风险增加了36%。研究发现,如果存在重度钙化病变,搭桥患者的10年死亡率有高于冠脉介入治疗的趋势(39.0%vs.34.0%),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而对于无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搭桥的10年死亡率为18.8%,显著低于冠脉介入治疗的26.0%。预测心梗结局,房颤卒中评分显身手!阜外医院杨艳敏等研究
如果将CHA2DS2-VASc这种评估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经典评估系统,用于STEMI患者的近期预后可否?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艳敏、吕思奇等进行的研究发现,CHA2DS2-VASc评分堪当其用,对急性STEMI患者30d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与TIMI评分和GRACE评分相当,且计算简单。研究者认为,可考虑用于急性STEMI患者的早期风险评估。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2:04:38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