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1c高(增出血风险,广东省医研究)
此外,之前发表的PLATO研究的亚组分析、CORONOR 研究和EARLY ACS研究等均表明,糖尿病或较高的HbA1c水平与较高的出血风险相关。
在当前研究中,全部患者使用阿司匹林,99.1%使用氯吡格雷。
入组时4740例HbA1c<7% ,1543例HbA1c≥7%。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何鹏程、范华林等进行的研究显示,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非 ST 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 患者,HbA1c高远期大出血风险高。
此外,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在内的降糖药物可能与抗血栓药物相互作用降低了血小板活性,还可能与PAI-1 和 t-PA水平升高有关。
亚组分析显示,未发现接受胰岛素或降糖治疗患者HbA1c水平在出血风险方面的差异。
研究显示,中位随访3.21年期间,与那些基线 HbA1c< 7%的患者相比,HbA1c≥ 7%增加NSTE-ACS患者57%的大出血风险。
这项观察性队列研究共纳入了2020~2014年接受PCI治疗的6283例NSTE-ACS患者,74.9%为男性,34.1%有糖尿病病史,平均年龄64.13岁。
而在随访期间未观察到较高HbA1c水平增加全因死亡风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之前也有研究显示,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基线HbA1c水平与长期全因死亡或心肌梗死呈“U”型相关,其中较低HbA1c水平与较高缺血事件有关。
来源:Fan HL, Zeng LH, Chen PY,et al. Association of baseline hemoglobin A1c levels with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underwen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sights of a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from China. J Geriatr Cardiol. 2022 Jul 28;19(7):487-497.
研究者推测,出血风险的增加可能与这类患者更多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相关,进而增加了出血风险。
有糖尿病的人预防心血管病“一招鲜”:适当多吃坚果
怎样让糖尿病患者尽量远离心血管疾病?近期一项研究提示,每天来点坚果吧,尤其是树坚果。研究发现,与每个月少吃或不吃坚果(不到一份量28g)的人相比,每周吃5份,会降低17%的心血管病发生风险,20%的冠心病风险,34%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和31%的全因死亡风险。怎么吃饭,能不能同房,是否可旅游…,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心衰自我管理指南
近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衰协会发布心衰自我管理指南,这是一份非常“贴心”的文件,旨在为医护人员就心衰患者自我管理出了实用的建议。文件指出,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在长期管理中非常重要,与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以及较低死亡率和再入院率相关。而医护人员在其中的沟通和指导非常重要。老年冠心病营养不良,提示预后差!广东省医研究
近期,广东省人民医院一项研究发现,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并且营养不良可以预测全因死亡率。该研究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近五分之一的患者有中重度营养不良。生存分析显示,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明显较高。轻度、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0%、32%和76%。在校正临床变量、冠脉血运重建和治疗后,营养不良仍与全因死亡率相关。完美介入但临床效果不完美?阜外专家提示有五种意想不到的病
有时候是不是有些冠心病患者很奇怪?明明已经置入支架的手术过程已近完美,但临床效果却并不好,这里要注意了,可能患者有非动脉粥样硬化原因的冠心病。中国科学院阜外医院吴元、高国峰等学者在本刊就此对少见的非感染性冠状动脉炎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家量血压比在医院靠谱!美研究
在家测血压不准确,还得去医院?事实可能不是这样。近日一项美国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在家量血压,可能比去医院量得更准。研究者指出,血压是波动的,去医院测一两次血压,不能反映平均血压。在家量血压,可以在不同时间,多测几次计算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