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后(要警惕心梗或卒中,6万例痛风患者分析)
研究者指出,痛风发作对心血管有一定的间接影响,比如,痛风后患者不能活动,这会增加血栓事件风险。痛风时频繁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都可能加剧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1]Cipolletta E, Tata LJ, Nakafero G, Avery AJ, Mamas MA, Abhishek A. Association Between Gout Flare and Subsequ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Among Patients With Gout. JAMA. 2022 Aug 2;328(5):440-450.
研究者强调,研究结果虽并未证明痛风与心脏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然而,这一发现有“生物学合理性(biological plausibility)”。
研究者分析了6.3万例痛风患者的数据,近10500例患者在痛风后发生了急性心梗或脑卒中。
来源:
该研究发现,痛风发作后的2个月内,急性心梗或脑卒中的增加1倍,3~4个月内风险增加57%。但超过四个月,未发现风险增加。
有证据表明,痛风和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上均涉及炎症,痛风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英国一项新的研究提示,痛风发作后的4个月内急性心梗或脑卒中风险尤其高。
痛风是由于血液中含有过多尿酸引起的。本刊一项Meta分析发现,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风险呈剂量关系,血尿酸水平每增加1 mg/dl,男性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4.8%,女性增加12.4%。
同期述评指出,虽然这是一项观察研究,但基于动物和人类研究的大量证据(机制研究以及临床干预),认为痛风与血管事件之间有因果关系也是合理的。痛风发作患者应意识到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并应警惕心绞痛、急性心梗和脑卒中的症状和体征。
0000
相关推荐
美国心脏协会:做到八点可活的更健康,首先要科学算命
怎么能活得更久、更健康?美国心脏协会(AHA)建议做到以下八个方面,可以帮助你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因为这是成年人整体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1、科学算命对于年龄在40~75岁之间,没有心血管病的人,可以进行科学算命,计算未来10年内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中国人该怎么评估,可参考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点击下载全文】如果有肾病或心脏病家族史,未来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也是增加的。替格瑞洛真实世界中未见优势!英国研究
2009年之前,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氯吡格雷一直是与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黄金搭档。但2009年发布的PLATO研究打破了这一局面。该研究表明,在预防缺血终点事件和全因死亡方面,新型强效P2Y12抑制剂替格瑞洛完胜氯吡格雷,同时不增加大出血风险。基于这一研究结果,在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医疗中心,替格瑞洛已经取代氯吡格雷作为一线抗血小板药物。老人吸烟被劝后猝死,可谓no zuo no die,但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之前“nozuonodie”曾跻身2013年微博十大网络流行语,还被录入美国在线俚语词典UrbanDictionary,刚听到这个流行语时自己还不太了解。不过,近期一件事,我突然觉得这句话太妙了!这就是一名医生在电梯里劝一名老汉不要抽烟,引发争执,结果老人情绪激动,心脏病发作离世。【最新研究揭秘】比饱和脂肪危害更大的东东就在你我身边
病从口入,对于糖和饱和脂肪哪个对心血管健康更具侵蚀?近期发表在ProgressinCardiovascularDiseases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糖比饱和脂肪要“毒”,尤其是精制糖[1]。有几个“发小”还对健康有好处?
发小,北京方言,就是指从小一起伴随长大的玩伴,长大后还有机会经常在一起的朋友。近期一项发表在PsychologicalScience的研究显示,发小不仅让童年生活快乐,而且还对成年后的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研究者发现,那些儿时和发小度过很多美好时光的成年人,在其32岁时血压水平和体重指数都比较理想。而且,即使校正了其中可能的混杂因素,这种童年友谊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依然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