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脂肪肝(痴呆风险高,瑞典研究)
中位随访5.5年期间,5.0%的脂肪肝患者和4.6%的对照人群诊断为痴呆症。
一项来自瑞典的全国性队列研究表明,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肝)的人,痴呆风险增加,尤其是合并心脏病或中风时风险更高。
在合并心脏病、中风的脂肪肝患者中,痴呆症发生风险更高,分别较对照人群增加50%和1.6倍。
分析显示,与对照人群相比,脂肪肝患者中痴呆症和血管性痴呆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38%和44%。
该研究于1987~2016年纳入2898例年龄≥65岁的脂肪肝患者,以28 357名无脂肪肝、年龄和性别等相匹配的老年人作为对照。
近期有研究估计,全球大约1/3的成年人有脂肪肝。这项瑞典研究说明,有针对性地治疗脂肪肝以及心血管合并症,有助于降低全球痴呆疾病负担。
来源: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Risk of Dementia: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Neurology, July 13, 202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0000
相关推荐
D-二聚体是“万金油”? 房颤、心衰、急性冠脉综合征等都有预测作用?
D-二聚体作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静脉血栓中具有重要的排除价值。关于D-二聚体的应用还有哪些注意的问题?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李晓娟等阐述了D-二聚体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场景。1、静脉血栓栓塞征:预测复发风险D-二聚体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的风险预测因子,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患者短期死亡率具有显著相关性。2、急性冠脉综合征:D-二聚体较高2022年,中国循环杂志荣获多项荣誉!
在2023年第一次《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上,编辑部主任杨进刚报告了2022年杂志的相关工作。杂志核心影响因子再创新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中国循环杂志》核心影响因子再次刷新,由2020年的4.556提升到2021年的6.064。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0:52:51
0000哈佛医学院万人研究显示,偏头痛者术后中风风险增高近两倍,应纳入术前中风风险评估
美国哈佛医学院学者在1万余接受各种手术患者中进行的研究发现,偏头痛会显著增加术后中风风险,尤其是发作前有闪光的偏头痛患者。“偏头痛在人群中较为多见,重视偏头痛相关围手术期缺血性中风风险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研究者表示。研究者强调,应该在手术前将偏头痛纳入个体中风风险评估中去,“临床医生应该知晓这种风险,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传统中风风险因素而有偏头痛的患者。”研究者指出。这种疑难病,四成先出现肢体麻木!协和医院经验
有些病少见,临床表现也缺乏特异性,但却很要命,比如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自然病程仅3~5年。如何更好诊断,这种病有何特点?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田庄、何山等通过对2000~2019年该院确诊的30例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这种病临床异质性高,多以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起病,心脏受累明确但症状不突出,在无有效药物干预下总体预后差。5种易被忽视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孤独、散步、睡太少、压力和空气污染
随着各种“小喇叭”的大力宣传,很多人对心血管的传统危险因素都耳熟能详了,比如吸烟,高血压、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缺乏运动、温度变化等。但为什么心血管病风险依旧如影随形?那可能忽视了5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孤独:比不运动带来的危险还大孤独会让人失去快乐。一项对148篇文章30万人进行的研究表明,社会孤独感的危害等同于酗酒或每天吸烟15支,甚至比不运动所带来的危险还要严重。杨进刚阜外2023-08-27 09:57:0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