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有新发现突变(北大人民医院刘文玲等研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文玲等研究发现,PKP2突变是我国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在本研究中未发现非桥粒基因突变。
根据2010年修订的国际专家组的ARVC诊断标准,对32例有症状且临床诊断为ARVC的汉族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进行研究。
来源:杨丰菁,仇晓亮,张曼,等. 中国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常见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分析.中国循环杂志,2022,37:627-632.DOI: 10.3969/j.issn. 1000-3614.2022.06.010.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与心律失常性心原性猝死风险增加相关的遗传性心肌疾病。ARVC 相关基因目前发现了 15 个,包括 5 个桥粒蛋白基因(JUP、DSP、PKP2、DSG2、DSC2)和10 个非桥粒蛋白。

32例患者检测到的突变中,PKP2突变11例(11/32,34.4%),DSP突变3例(3/32,9.4%),DSG2突变3例(3/32,9.4%),DSC2突变4例(4/32,12.5%)。5例(5/32,15.6%)患者出现多个突变。基因型-表型分析未显示携带突变患者与未携带患者的任何差别。
18例(18/32,56.3%)患者中发现了4个桥粒基因PKP2、desmoplakin(DSP)、desmoglein-2(DSG2)、desmocolin-2(DSC2)中17个突变,包括6个新突变(6/17,35.3%);非桥粒基因未发现突变。
0000
相关推荐
无症状者,不建议查颈动脉狭窄!JAMA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声明
2月2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发表声明,继2014年后再次重申,反对无症状成年人筛查颈动脉狭窄。无症状是指没有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或其他与颈动脉相关的神经症状。这一声明也与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指南中的建议一致,即不建议低危人群筛查无症状颈动脉狭窄。CSPPT研究亚组分析:吸烟男性高血压患者需要增加叶酸剂量以降低卒中风险
中国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最新分析发现,吸烟和基线叶酸水平对于卒中的影响有交互作用,吸烟的男性高血压患者需要应用更高剂量的叶酸以降低卒中的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8-15 10:31:49
0000运动“鸡尾酒”配方,有益健康!13万人分析
如果一个人一天中-强度运动30分钟,一周五天就可以达标了,但这样真的够吗?一项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在内的多国学者认为,每天30分钟中强度运动的好处大不大,还得看其他时间在干什么。研究显示,对于每日久坐不到7小时的人而言,每天30分钟中强度运动,可降低80%的早死风险,但对于每天久坐11~12小时的人而言,这点运动量并未能降低死亡风险。研究凸显了轻度体力活动的重要性。欧洲高血压和心律失常诊治联合共识十大要点:多数室上性早博仅需改变生活方式和管好血压
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心律失常。降压药物还有增加因电解质异常增加心律失常风险,如噻嗪类利尿剂。鉴于高血压和心律失常二者密切关系,欧洲心律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委员会组成工作组,公布了高血压和心律失常诊治联合共识。其要点如下:作者合影1、对于有频发室上性早博和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可考虑持续心电图监测及时发现房颤。杨进刚阜外2023-08-06 14:49:3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