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转位合并房室传导阻滞(预后不佳,阜外医院樊晓寒等研究)
研究者收集2003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45例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大动脉转位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 。
35例植入起搏器患者中随访30例,平均随访时间5.8年,死亡7例,其中6例(20.0%)患者因心衰加重死亡,1例患者在起搏器导线断裂后猝死。
外科术前、术后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大致各占一半,起搏器治疗可预防猝死,但心衰死亡率达20%。
患者平均入院年龄30.6岁,发现房室传导阻滞时的平均年龄为26.3岁。
13.3%的患者合并窦性心动过缓,11.1%合并房速,合并房颤、房扑和非持续性室速者均占6.7%,2.2%合并持续性室速/室颤。
阜外医院樊晓寒、张硕等发现,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大动脉转位患者以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为主,少数为右位心,可合并多种心律失常。
外科术前、术后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者分别有 24例、21例。
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大动脉转位患者中,以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为主,占75.6%,24.4%为右位心;超声Van Praagh分型多为SLL型,占75.6%。
10例未植入起搏器患者中随访9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9.7年。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拒绝植入起搏器,出院6年后猝死;3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3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无变化,2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进展为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来源: 张硕,李晓飞,王钊,等. 大动脉转位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 477-481.
大动脉转位,是由于胚胎发育时动脉干圆锥反向旋转和吸收异常,导致主动脉和肺动脉空间位置关系及心室连接关系的异常。有研究表明,房室传导阻滞是独立于大动脉转位的固有畸形和房室瓣反流,是影响大动脉转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发糖尿病或病情迅速恶化或为胰腺癌征兆
据2017年欧洲肿瘤大会上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发糖尿病或其迅速恶化或为胰腺癌的早期预警。研究者调查了近83万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2757例胰腺癌,有50%为1年内新发2性糖尿病。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在90天内被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复旦大学阚海东团队领衔全球652城市研究:短期空气污染暴露或增加死亡风险
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团队领衔的研究,通过对近30年里24个国家或地区652个城市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短期空气污染暴露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呼吸系统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这项研究由来自全球22个国家或地区的学者参与,文章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复旦大学的刘聪、陈仁杰为并列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阚海东教授。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1:30:530002王拥军等BMJ报告:我国脑卒中防治成效显著,复发率和病死率显著下降
根据中国卒中报告,脑卒中是我国国民第一位死亡病因。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2月28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王拥军教授等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近十余年来,我国脑卒中防治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尤其是二级预防方面。2007~2017年,我国脑卒中1年内复发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下降,分别从17.7%、14.3%降至6.7%、8.5%。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31:580000【ACC'17传真】“互联网 ”高血压管理显神通:轻中度高血压网络干预效果堪比降压药
近日在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科学会议上公布的REACH研究显示,对于1、2级高血压患者,1年左右基于网络的远程生活方式干预可促使收缩压下降10%。主要研究者RobertNolan教授认为,网络远程咨询干预的效果堪比加了一种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