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L-C或炎症水平较低时,Lp(a)危害也变小?两项中国研究
脂蛋白(a)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系及临床管理的专家科学建议指出,脂蛋白(a)[Lp(a)]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LDL-C已明显降低,如果Lp(a)较高,心血管病的风险也还较高。
然而,4月1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浙大研究)发现,在因急性冠脉综合征置入冠脉支架的患者中,Lp(a)升高与心血管事件复发的关系可能受LDL-C影响。
当LDL-C水平较高时,Lp(a)升高与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而当LDL-C水平极低(< 1.4 mmol/L)时,两者之间再无明显关联。
4月12日,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等发表在Stroke杂志的一项基于中国第三次卒中登记研究的新分析也显示,在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Lp(a)升高显著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但当LDL-C或白细胞介素-6(炎症指标)水平较低时,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明显减弱。
上述浙大研究纳入516例因急性冠脉综合征置入冠脉支架的患者,随访3年。
结果显示,Lp(a)较高(≥30 mg/dl)的患者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或缺血性脑卒中、非计划冠脉血运重建、因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和急性冠脉事件(心梗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明显高于Lp(a)较低(<30 mg/dl)的患者,两类事件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63%和70%。
亚组分析显示,当LDL-C水平≥ 1.8 mmol/L时,Lp(a)升高的患者中急性冠脉事件复发风险增加1.33倍,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也增加62%。

LDL-C水平≥1.8 mmol/L时Lp(a)较高与较低患者的生存曲线
当LDL-C水平处于1.4~1.8 mmol/L时,Lp(a)升高的患者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1.65倍,急性冠脉事件复发风险也有所增加(HR=2.01, 95% CI : 0.77–5.23),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LDL-C水平1.4~1.8 mmol/L时Lp(a)较高与较低患者的生存曲线
然而,当LDL-C水平<1.4 mmol/L时,Lp(a)升高的患者中上述两类事件的发生风险均未显著增加。

LDL-C水平<1.4 mmol/L时Lp(a)较高与较低患者的生存曲线
研究人员强调,LDL-C≥1.4 mmol/L且Lp(a)升高的冠心病患者属于高风险人群,需要用药来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
王拥军等的研究纳入9899例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访1年。
该研究以 50 mg/dl作为Lp(a)升高的切点,LDL-C校正了Lp(a)来源的胆固醇,以55~70 mg/dl(1.4~1.8 mmol/L)作为切点;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以2.65 ng/L and 2 mg/L作为切点。
结果发现,在所有患者中,Lp(a) ≥50 mg/dl者的卒中复发风险明显高于Lp(a) <50 mg/dl的患者(11.5% vs 9.4%,校正HR=1.20)。
但当LDL-C<1.4 mmol/L(8.9% vs 9.0%,校正HR=0.92)或IL-6<2.65 ng/L(9.0% vs 7.8%,校正HR=1.14)时,Lp(a) ≥50 mg/dl者的卒中复发风险未再明显增加。
在LDL-C和IL-6或hsCRP水平均较低的患者中,Lp(a) 升高的患者卒中复发风险与Lp(a) 较低的患者均类似。

不同LDL-C、IL-6、Lp(a) 水平下的脑卒中复发风险
进一步分析显示,LDL-C、IL-6、hsCRP和Lp(a) 水平对于卒中复发风险无相互作用。
来源:
[1]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poprotein(a) elevations and the risk of recurr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CAD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LDL-C levels.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22 Apr 15;22(1):171.
[2]Effect of Lipoprotein(a) on Stroke Recurrence Attenuates at Low LDL-C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nd Inflammation Levels. Stroke, 12 Apr 2022
欧洲心脏杂志47.8万篇文章分析,炎症、生物标志物、代谢综合征、肥胖和血脂是心血管研究5大热点,基础研究缩水
欧洲心脏杂志刊发了一项大数据研究,共分析了5000本期刊2003~2014年47.8万文章,发现炎症、生物标志物、代谢综合征、肥胖和血脂是整个心血管领域研究的主题。研究者确定并标记了175个研究主题。并将文章分为人群研究、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研究发现,临床和人群研究大幅增长,而基础研究减小。作者认为,研究越来越重视通过新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预后、风险分层和预防。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2:37:04
0000吃糖多,伤大脑!美研究
糖果和饮料甜甜的,五颜六色,是很多儿童青少年的心头好。但近日一项美国研究在大鼠中进行的研究显示,青春期每天喝含糖饮料有损成年后学习和记忆能力。其中,可能主要通过肠道菌群发生的变化而导致了学习记忆能力的受损。研究者发现,肠道富集副拟杆菌,与记忆能力受损有关,而生命早期吃糖会增加这种细菌。鉴于海马体在认知功能中的重要性,研究者观察了多吃糖对海马体的影响。欧洲Takotsubo综合征声明:有5个关键特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近期,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衰协会发布了有关Takotsubo综合征科学声明。该声明不建议使用心肌病,而推荐使用“Takotsubo综合征”作为疾病的正式名称。该声明指出,Takotsubo综合征与冠心病不同,似乎比以前所认为的更常见,但确切的发生率不详。仅16.9%节律控制治疗!中国5560例房颤合并左室功能障碍患者分析
房颤合并心衰较常见,对于这类患者,目前的指南建议采用抗凝治疗、心率控制或节律控制和指南推荐的抗心衰治疗。这类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可以改善收缩功能。但由于心房重构程度较高,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很困难。近日,霍勇和赵冬等一项CCC-AF研究显示,中国大多数房颤合并心衰患者采用非节律控制,抗凝治疗和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不足。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2:07:3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