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怕黑,晒太阳可延长女士寿命
对于晒太阳这事儿,由于怕晒黑,中国女士普遍是拒绝的。
但最近一项研究发现,爱晒太阳的女士寿命更长。
与最喜欢晒太阳的人相比,最不喜欢晒太阳的女士的死亡风险增加了一倍。
很多人认为,晒太阳多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但有研究发现,在光照时间长的地区,皮肤癌发病较高,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发病反而较低。
美国海军中也发现皮肤癌较高,但全因死亡下降,其他死亡也减少。
另一项研究则发现,每年在假期进行一次日光浴,且连续30年的人,死亡风险下降30%。
为什么晒太阳与寿命有关?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爱晒太阳的人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较高。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密切相关。
比如,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糖尿病和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较为常见。
美国营养和健康调查发现,维生素D缺乏者远远高于预计水平,可达25%~57%,估计主要与光照时间不足有关,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年老、空气污染、吸烟、肥胖、营养不良、肾脏病、肝病等。
但目前补充维生素D能否带来获益,不同研究的结论还不一样。而晒太阳则是最好的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
晒太阳的获益可能是多方面的,除增加维生素D之外,还与更多的户外动、呼吸新鲜空气,以及热爱旅游等有关。
吸烟、不运动、蔬果吃得太少是危害健康的主要不良生活方式,现在可能有了第4个:不晒太阳。
作者也承认,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由于光照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拿一个国家的数据直接套用于本国居民。
来源:Avoidance of sun exposure as a risk factor for major causes of death: a competing risk analysis of the Melanoma in Southern Sweden cohort. J Intern Med.2016; DOI: 10.1111/joim.12496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睡眠不规律,心血管病风险加倍!JACC研究称,规律睡眠应是健康生活方式指标
近日,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发表了一项随访5年的研究:对于中老年人,如果睡眠不规律,患心血管疾病加倍!先前诸多研究发现,将睡眠不足与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升高,这也是医生强调每晚睡眠7到8小时的重要性的原因之一。该研究则发现,与那些睡眠规律最规律的人相比,睡眠最不规律的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高出一倍以上。郭继鸿:妊娠期心律失常怎样又能挽救母亲,又不损害胎儿?
妊娠期发生心律失常,不算少见。怎样安全合理处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和孔令云医生告诉您。治疗原则:既能挽救母亲,又不损害胎儿妊娠不是植入ICD(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禁忌证,电复律可以而且应当用于任何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威胁胎儿安全的持续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在必要时也可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但需注意铅衣防护,尽量用超声而避免X线。部分妊娠期心律失常救治策略阜外研究者发现:高血压患者“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减少
近年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好胆固醇”的美誉被接连打破,HDL-C水平并非越高越好。人们逐渐认识到,血液中HDL-C水平并不是反映脂蛋白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良好指标,而是需要深究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各种亚组分。我国新冠住院患者,半年后近七成有症状!Lancet武汉金银潭医院研究
6月12日,中日友好医院曹彬等在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双向队列研究发现,在新冠疫情早期(2020年1~5月)存活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急性感染6个月后,68%的患者报告至少有1个症状,女性更多见。疲劳或肌无力、睡眠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大约一半的患者感觉疲劳或肌无力,1/4的患者睡眠困难,近1/4的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慢性肾病防急性肾损伤,水化方案可简化!JACC子刊发表广东省医牵头多中心研究
对于慢性肾病患者,冠脉造影后发生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风险很高。近期,JACC子刊刊发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牵头的一项多中心研究。研究发现,对于慢性肾病患者,6小时的简化水化方案不劣于标准水化方案,未增加急性心衰风险。标准水化方案为术前12小时至术后12小时以1ml/kg/h的速度生理盐水输注。而简化水化方案为冠脉造影前1小时至术后4小时以3ml/kg/h的速度生理盐水输注。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6:10:5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