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冠住院患者(半年后近七成有症状,Lancet武汉金银潭医院研究)
6月12日,中日友好医院曹彬等在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双向队列研究发现,在新冠疫情早期(2020年1~5月)存活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急性感染6个月后,68%的患者报告至少有1个症状,女性更多见。
与住院期间疾病严重程度为3级的患者相比,5~6级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的风险增加76%,出现疲劳或肌无力的风险增加1.75倍。
来源:
作者指出,该研究是目前规模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成年新冠肺炎存活出院患者队列研究。
该研究还发现,住院期间病情越重的患者,肺弥散功能受损及胸部影像学异常的可能性越大。作者指出,这些患者是长期康复干预的主要目标人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损伤、心肌炎和感染后状态管理专家共识指出,所有新冠住院患者、有心血管病史和有心血管症状的长新冠患者应进行心血管康复。
[2]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电与心功能分会,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影像学组,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血管健康与科学运动分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损伤、心肌炎和感染后状态管理专家共识(第二版)[J].中国循环杂志, 2023,38: 105-115.
随访结果显示,疲劳或肌无力(52%)和睡眠困难(26%)是患者出院后最常见的症状。另外,23%的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
在随访期间接受抗体检测的94例患者中,不论是中和抗体血清阳性率(96.2% vs. 58.5%)还是中位滴度(19.0 vs. 10.0),较急性期均显著下降。
多因素分析显示,与住院期间疾病严重程度为3级的患者相比,4级和5~6级患者出现肺弥散功能受损的风险分别增加61%和3.6倍。
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疾病严重程度量表评估(最高7级,级别越高越严重),在3级(住院但不需要吸氧)、4级(住院且需要吸氧)、5~6级(5级:住院且需要高流量鼻导管、无创呼吸机吸氧;6级:住院且需要用体外膜肺氧合、有创呼吸机)患者中,6分钟步行距离小于正常范围下限的比例分别为17%、13%和28%,肺弥散功能受损的比例分别为22%、29%、56%,中位CT评分为3分、4分、5分。
该研究纳入2020年1月7日~5月29日于武汉金银潭医院出院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733例,其中位年龄为57岁,52%为男士;随访时间为2020年6月16日~9月3日,自患者发病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86天。
[1] 6-month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in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 cohort study. Lancet, June 12, 2023
该研究排除了以下患者:随访前死亡者;因精神障碍、痴呆或再次入院而难以随访者;因合并骨关节病不能自由活动或出院前后由于中风或肺栓塞等疾病而不能活动的患者;拒绝参与研究、联系不上以及居住在武汉以外地区和养老院、福利院的患者。
在急性期无急性肾损伤且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0 ml/min/1.73 m2的822例患者中,随访期间107例(13%)eGFR<90 ml/min/1.73 m2。
疲劳或肌无力、睡眠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大约一半的患者感觉疲劳或肌无力,1/4的患者睡眠困难,近1/4的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
吃鸡蛋、喝茶、吃辣、水果、烟酒…怎样影响了国人健康?中国慢病研究13年回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西方人群相比,国人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也有较大不同。近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吕筠等就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国人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疾病谱进行了分析。该研究纳入5个城市和5个农村地区的50余万人,截止目前平均随访13年。20岁前吸烟,死亡风险高研究显示,吸烟与心血管疾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的风险相关。日本研究提示,一夜不睡,糖尿病风险就会增加
近期,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动物试验发现,即便区区一夜不睡,肝脏产生葡萄糖以及处理胰岛素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因而患脂肪肝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研究人员指出,既往研究提示,睡眠剥夺与进食增多、运动减少等有关,从而增加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但糖耐量异常到底是受进食量或能量消耗影响还是睡眠剥夺所致,目前并不清楚。Hypertension杂志随机研究成称,降压药尼伐地平或可治疗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引起老年人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近日,荷兰研究人员在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尼伐地平这种降压药物可能对老年痴呆有效。既往研究显示,脑血流量减少是老年痴呆的早期标志,可能会加速疾病的进展。葛均波:经颈动脉途径TAVR有一定优势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目前热门的介入新技术,该技术也逐渐在我国推广开来。目前,TAVR的最主流入路途径为经股动脉,其次是经心尖和经锁骨下动脉,其他途径也有少量病例报道。颈动脉由于直接供血大脑,既往人们由于担心该途径可能导致脑部严重的并发症,所以较晚被尝试作为TAVR的入路,直到2013年才有经颈动脉途径TA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