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71

常吃夜宵(易患糖尿病,西班牙研究)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9-23 12:36:431

作者指出,MTNR1B基因与2型糖尿病相关,说明褪黑激素在糖代谢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该研究证实,晚餐吃得太晚,会通过抑制胰岛素分泌,使糖耐量快速受损。

所有人在禁食8小时后,在睡前1小时或4小时接受2小时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模拟晚吃或早吃晚餐。在另外一个晚上,在相反的晚餐进食时间再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结果显示,在晚餐吃得晚的人中,平均血清褪黑激素水平较晚餐吃得早的人升高了2.5倍,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减少了6.7%,葡萄糖曲线下面积则增加了8.3%。

研究者指出,这一研究结果适用于庞大的人群。在工业化国家,大约1/3的人在睡前吃东西,还有夜班工作人员、习惯深夜吃东西的人以及在进食前后常规补充褪黑激素的人。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该研究从西班牙纳入845名18~70岁、无糖尿病的成年人,其平均年龄为38岁,71%为女士,平均体重指数为25.7 kg/m2,18%肥胖。

近期,Diabetes Care杂志发表的一项随机交叉研究提示,晚餐吃得太晚,即吃完晚餐很快就睡觉,会导致2型糖尿病风险明显增加。

这是因为,睡前内源性褪黑激素水平升高,此时吃晚餐胰岛素分泌会明显减少,糖耐量受损。尤其是携带褪黑激素受体-1b (MTNR1B) G等位基因的人,糖代谢异常更严重。

这些人吃晚餐的平均时间为21:38,睡觉时间为24:32。

研究中50%的人为MTNR1B CC基因型,40%为CG基因型,其余10%为GG基因型。

来源:Interplay of Dinner Timing and MTNR1B Type 2 Diabetes Risk Variant on Glucose Tolerance and Insulin Secretion: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Diabetes Care, JANUARY 10 2022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飞快,很多“社畜”下班晚,晚餐吃得也晚,这无形中埋下了健康隐患。

他们表示,睡前2小时内不应再进食,因为控制睡眠-觉醒周期的褪黑激素主要在夜间释放,大约睡前2小时释放增加。

携带MTNR1B G等位基因的人糖耐量明显低于不携带此等位基因的人,糖耐量的基因型差异导致了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下降。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