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吴永健等研究称:我国二尖瓣反流首因是退行性病变
阜外医院吴永健、诸葛瑞琪等发表的大型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二尖瓣反流患者中,≥60岁的老年患者占比高达四成,≥ 80 岁的高龄患者也占1.38%。
而且,退行性病变是老年二尖瓣反流的首位病因,占41.18%。
对于<60岁的二尖瓣反流患者,首要病因同样是退行性病变而非风湿性病变。
老年继发性二尖瓣反流的类型以缺血性为主,占18.24%,而在<60岁的二尖瓣反流患者中这一比例仅为8.67%。
本研究还提示,相比于<60岁的二尖瓣反流患者,≥60岁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比例显著增高,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比例亦显著高于<60岁的患者,且不稳定性心绞痛较<60岁的患者更为多见。
本研究中,患者首诊主诉并非都是心脏瓣膜病相关症状,本研究入组的1741 例二尖瓣反流患者中,以瓣膜病相关症状为首诊主诉者仅占61.23%,老年患者中这一比例更低至57.94%。
1741 例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手术干预率仅为60.31%,近40%的患者未能接受手术干预。在老年二尖瓣反流患者中,手术干预比例更是低至54.71%,45.29% 的老年二尖瓣反流患者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
在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中,老年二尖瓣反流患者的生物瓣的应用率高于<60岁的二尖瓣反流患者(53.88% vs 18.67%)。
来源:诸葛瑞琪,侯晓沛,齐喜玲,等. 老年二尖瓣反流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诊疗现状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231.
0001
相关推荐
JACC研究称,CRT治疗右束支阻滞心衰无效
根据JACC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心衰患者在药物治疗后仍有心力衰竭症状,使用CRT无获益。但是对于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延迟(NICD)患者,那些长QRS的患者很可能从CRT中获益。目前,大多数关于心衰患者CRT治疗的研究都集中在最常见的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46:20
0000老年人痴呆风险:久坐不动=携带痴呆基因
近期一项加拿大学者进行的研究显示,老年人久坐不动,与那些携带致病基因者的老年性痴呆发生风险相似。如果一个人携带一种名为“APOEe4”的基因时,其老年性痴呆发生风险会上升3~12倍。而研究者发现,如果老年人久坐不动,即使没有携带这种基因,其老年性痴呆发生风险也大增,这种风险强度堪比携带致病基因。研究者指出,这表明适宜的运动或有助于保护老年人大脑健康。人类生殖学杂志研究称:穿平角内裤会让精子更茁壮
三角内裤还是平角内裤,不同男士有不同的选择。近期一项发表在《人类生殖学》上的研究显示,穿穿平角内裤更健康,会让精子更茁壮。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共对656例男士穿着内衣习惯和相关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那些习惯穿平角内裤的男士,其精子浓度更高,高出均值25%,总数增加了17%,单次精液中活性精子增加了33%。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40:5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