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蔬果吃得少(危害堪比遭受家庭暴力,英国研究)
21%的中学生和12%的小学生早餐只喝非能量饮料或不吃早餐,约11.5%的中学生不吃午餐。
据介绍,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比成人更复杂,达100多种。
这项研究中,中学生平均心理健康得分为46.6(满分70);小学生平均心理健康得分为46(满分60)。
“作为一个潜在的可改善的因素,在个人与社会层面,营养可能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战略的重要公共卫生目标。”研究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还会延续到成年期,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和学业成就。
研究者介绍说,吃水果和蔬菜最多的儿童青少年与吃得最少者相比,在心理健康的差异,就同每天或几乎每天是否发生争吵或暴力事件一样。
仅仅喝一杯能量饮心理健康评分就会降低3.14个单位,而不吃早餐者低2.73个单位。
如果将能量饮料替代早餐,则心理健康评分更低,并且低于不吃早餐的儿童。
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而其中吃水果和蔬菜多的学生,心理健康评分较高,而且吃得越多,得分也越高。
研究者认为,应该将健康营养纳入公共卫生战略,以最大限度改善儿童心理健康。
在中学生中,与不怎么吃水果蔬菜者相比,每天吃1~2份者心理健康评分高1.42个单位;每天吃3~4份高2.34个单位;每日吃5份及以上高3.73个单位。
来源:Hayhoe R, Rechel B, Clark AB, et al. Cross-sectional associations of school children’s fruit and vegetable consumption, and meal choices, with their mental well-being: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 doi 10.1136/bmjnph-2020-000205
其中饮食方面包括水果、蔬菜的摄入、早午餐的类型等;涉及心理健康的调查包括自己是否单独有卧室,在家或学校有无安全感,家庭中有无暴力或争吵等。
研究者表示,优质营养对儿童青少年成长发育固然重要,而这项研究还提示,也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程度也相关。
有25%的中学生和28.5%的小学生报告每天摄入5份水果和蔬菜,但也有10%的中学生和9%的小学生不怎么吃水果和蔬菜。
这项研究共对英国50多所学校10853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和营养调查,其中9~11岁儿童占9%,22%为中学生,6%在17~18岁。研究最终纳入7570位中学生和1253位小学生。
同样午餐也与心理健康评分显著相关。不吃午餐比吃午餐者低2.95个单位。
小学生中依然如此,早餐只吃零食要比吃传统早餐者心理健康评分要低5.5个单位,而只喝非能量饮料者得分要低2.67个单位。此外,不吃午餐者的心理健康评分要低6.08个单位。
近日发表在BMJ子刊的一项研究传来好消息:多吃蔬菜或水果有助于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而营养丰富的早餐与各年龄段学生情绪健康有关。
此外,早餐类型也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与吃粥、麦片、酸奶、水果、吐司或烹饪的传统早餐相比,如果只吃零食或早餐棒得分会低1.15个单位。
喝酒脸红是“酒精伤身”信号:高血压和癌症风险升高
酒场上,有人称,要提防四种人,分别是:红脸蛋儿的、扎小辫儿的、不吱声儿的和揣药片儿的。意思是这四种人能喝酒。红脸蛋儿的,说的是喝酒脸红的人。这中情况在东亚人中较多,约占三分之一,又有人称之为亚洲红(AsianFlush)。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红脸蛋儿的”最好不要喝酒。“红脸蛋儿的”喝酒更容易高血压红肉和加工肉类,增冠心病风险!牛津大学研究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13项前瞻性队列研究140万人的数据,长达30年的随访发现红肉和加工肉是冠心病危险因素。英国医学杂志研究称,大家都在胖,环境变化是罪魁
挪威学者在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研究称,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0年代,人群的体重大幅增加,在具有较高肥胖遗传倾向的人群中更为明显,人越来越肥胖是基因易感性和环境变化的综合影响的结果。研究发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无论是遗传性体质还是非遗传性体质,他们的体重都在增加。研究者称,这意味着环境仍然是导致肥胖流行的主要因素,环境变得越来越让人易发胖。运动是良药!欧洲心脏杂志刊发5项运动研究
近日,欧洲心脏杂志推出数篇运动与心血管病的研究。运动达标能降低房颤患者30%脑卒中风险很多房颤患者可能会有一个疑问:有房颤能不能运动?挪威一项名为“HUNT3”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遵循运动指南运动的房颤患者要比不运动的患者降低了45%的全因死亡风险和46%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其中还降低了22%的心血管病,和30%的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图1不同运动水平房颤患者生存率比较杨进刚阜外2023-09-03 15:57:18
0000中风救治有中国方案!JAMA刊发我国多中心随机研究
1月19日,JAMA发表的覆盖我国33家卒中中心的DEVT随机临床研究提示,对于发病4.5小时内、大脑前循环近端阻塞引起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单纯血管内治疗在90天功能独立(无残疾)结局方面的效果,不劣于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不过,研究者谨慎表示,该研究结果需要在对选择的非劣效界值的临床接受度背景下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