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称,β阻滞剂增加慢阻肺住院风险
据以往的观察研究,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病情恶化和死亡的风险。
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推翻了这一看法。
这项研究发现,在没有明确β受体阻滞剂使用指征的中重度COPD患者中,美托洛尔组和安慰剂组首次COPD恶化的时间相似,而且在接受美托洛尔治疗的患者中,因病情恶化住院更为常见。
这项前瞻性随机试验将40-85岁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532名患者分为β受体阻滞剂(长效美托洛尔)组和安慰剂组。
所有患者均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病史,伴有中度气流受限和加重的风险。
美托洛尔组和安慰剂组的首次发作前中位时间组间无差异(202天vs 222天)。
美托洛尔增加了病情恶化导致住院的风险(危险比=1.91)。
两组中可能与美托洛尔有关的副作用发生率相似,非呼吸性严重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也相似。在治疗期间,美托洛尔组有11例死亡,安慰剂组有5例死亡。
来源:Mark T. Dransfield, et al. Metoprolol for the Prevention of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N Engl J Med, 2019,381: 2304-231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1
相关推荐
美国研究:女性加班有害,男性加班有益
美国《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刊载的一篇研究报告说,加班对女性健康影响尤其大,可能使癌症、心脏病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高三倍。不过,男性加加班似乎无伤大雅,甚至从某些角度而言,适当加班反而有益健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依托“1979年国家青年长期追踪调查项目”,了解7500多人32年的工作习惯和医疗记录,发现72%的调查对象一周工作超过40h。中国房颤注册研究:64.3%选择胺碘酮抗心律失常,1.2%因不良反应停药
近期公布的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最新数据表明,我国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颤患者中,66.7%为阵发性房颤,29.3%为持续性/永久性房颤,仅4%为初发房颤。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是使用最多的抗心律失常药物:64.3%服用胺碘酮,31.1%服用普罗帕酮,服用索他洛尔和莫雷西嗪者仅3.7%和0.8%。英研究显示,肚子大拉低智商
腰粗肚大,对心血管不好,殊不知近日一项英国研究还发现,会拉低智商。这项研究用腰臀比来量度腹部肥胖,结果发现,与有健康体重者相比,肥胖且腰臀比高的人,平均大脑体积略小。具体而言,主要是包含神经细胞的大脑灰质体积减小。研究表明,健康体重的人平均大脑灰质体积为798cm3,而体重指数高但腰臀比不高的人为793cm3,体重指数高且腰臀比高的人为786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