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超1500米(右心开始增大,阜外医院研究)
结果发现,年龄和性别对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在较高海拔和低海拔是一致的,其中在相同海拔范围内,男性左室和左房均大于女性。
研究者强调,在北方地区中高、高海拔地区,就可能需要开始考虑海拔因素对心脏结构的影响。
而且,心脏大小还存在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的趋势。
近日,阜外医院王浩、孟庆龙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单广良等学者进行的研究表明,同一海拔的人其心脏结构满足常规变化规律,但住在不同海拔的人,心脏结构与大小还是有所差异。
作者表示,大气含氧量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达到一定后才能造成的环境性缺氧就可造成机体供氧不足,而缺氧会诱发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压力超负荷,进而产生左右心的结构重构和功能变化。
此外,研究提示,在这一纬度范围内当平均海拔超过 1 500米后就可能需要考虑海拔对于心脏结构与功能所产生的细微影响。
这项研究对来自纬度度相近的石家庄市(平均海拔 100米)、兰州市(平均海拔 1 520 米)及海南州(平均海拔3 200米)三地的健康汉族人群1 208人进行了分析。
研究者指出,海拔因素对于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改变着许多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临床工作者要将海拔因素的观察窗口前移,在中高、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超过 1500米后,就可能需要开始考虑海拔对相关疾病诊治的意义并全面分析。
研究者指出,这可能与血管的弹性、扩张性明显受损,血管缓冲能力随之减弱进而引发主动脉及肺动脉阻力升高,心脏后负荷增加有关;同时由于年龄增长,心肌逐渐纤维化和重构,引发心室舒张功能改变,进而引发一系列结构变化。
研究显示,在同一纬度地区,在中高、高海拔地区,左室及左房前后径等心脏指标均小于低海拔地区人群,而右室前后径均大于低海拔地区的健康人群。
住在不同海拔的人,心脏结构和大小一样吗?
0000
相关推荐
超声引导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且省时省钱!阜外医院潘湘斌等研究
X射线引导下经皮穿刺封堵术已成为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首选方法。而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下进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避免射线暴露和造影剂的使用。近期,阜外医院潘湘斌等发表研究显示,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安全有效,成功率与X射线引导下封堵术相当,同时省去血管造影术和股动脉穿进而降低成本和缩短手术时间。杨进刚阜外2023-09-10 14:45:22
000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研究提示:合并肾衰时,BNP诊断心衰阈值应大幅提高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高小群等发表在本刊的一项研究表明,中、重度肾功能损伤会影响循环中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心衰患者合并肾功能损伤时,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肾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在肾功能损伤情况下,应用血清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截断值应相应提高。北大医院研究称,有危险因素者空腹血糖大于4.75 mmol/L与妊娠糖尿病危险升高有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慧霞、王晨发表研究发现,无论孕前有无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均随早孕期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且尤以有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人群更显著。研究者还发现,年龄≥35岁、肥胖/超重以及糖尿病家族史与早孕期空腹血糖呈正相关。郑州学者研究表明,3~6小时心梗溶栓一年死亡率比转运介入高66%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我国2015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强调,“早期、快速和完全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改善STEMI患者预后的关键。”开通病变冠脉的方法有两种,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治疗,前者是首选。然而,我国很多基层医院尤其边远地区的基层医院不具备开展PCI的条件和资格,相当一部分患者仍仅接受溶栓治疗。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二甲双胍、氨氯地平、氯吡格雷常发生用药错误
药物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药品质量缺陷,是患者用药面对的三大风险。发达国家医疗失误中用药错误占18.3%。仅在美国,用药错误每天至少造成1人死亡。那么中国情况又如何?近日,首份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临床安全用药年度报告(2018)给出了答案。这份报告由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联合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2018年用药错误较2017年增长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