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研究提示(合并肾衰时,BNP诊断心衰阈值应大幅提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高小群,廉哲勋,齐玉军,等. 肾功能损伤对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应用于心力衰竭诊断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1189-1193.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研究者发现,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伤时,NT-proBNP诊断心衰的最佳截断值为1 070 pg/ml(敏感性为91.8%,特异性为72.6%);肾功能中度损伤时,最佳截断值为7 121 pg/ml(敏感性为80.2%,特异性为89.7%);肾功能重度损伤时,最佳截断值为33 344 pg/ml(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0.0%)。
该研究选取了420 例50~75 岁的心血管病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心衰组(LVEF<40%,188例)和心功能正常组(LVEF≥40%,232例),再按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两组进一步分为肾功能正常亚组[eGFR≥90 ml/(min·1.73 m2)]、肾功能轻度损伤亚[90>eGFR≥60 ml/(min·1.73 m2)]、肾功能中度损伤亚组[60>eGFR≥30 ml/(min·1.73 m2)] 及肾功能重度损伤亚组[eGFR<30 ml/(min·1.73 m2)。
研究显示:心衰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NT-proBNP与eGFR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在心功能正常的患者中,与肾功能正常者比较,肾功能轻度损伤者的NT-proBNP 水平没有明显升高,而肾功能中、重度损伤者的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在心衰患者中,仅肾功能重度损伤者的NT-proBNP 水平较其他患者显著升高。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高小群等发表在本刊的一项研究表明,中、重度肾功能损伤会影响循环中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心衰患者合并肾功能损伤时,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肾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在肾功能损伤情况下,应用血清NT-proBNP 诊断心力衰竭的截断值应相应提高。
丹麦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或显著增加主动脉疾病风险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抗生素。然而,有研究发现,应用这类抗生素可能显著增加主动脉疾病风险,包括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近期,一项来自丹麦的研究证实,两者之间确有关联。研究人员发现,曾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人出现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的风险较用另外一种抗生素——阿莫西林的人增加66%。次要分析显示,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人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发生风险分别增加90%和93%。肉类蛋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坚果对心脏有益
近期,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一项纳入8万人的研究发现,肉类蛋白质与心脏病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有关,而坚果和种子蛋白对心脏有益。研究者发现,食用大量肉类蛋白质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60%,而从坚果和种子中摄取大量蛋白质的人在心血管疾病降低了40%。研究者表示,我们已经熟知膳食脂肪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的重要因素,但是蛋白质也可能对心血管有重要影响,却被我们忽略了。老年人可缩短双抗时间,或适当减量!亚太特殊人群P2Y12抑制剂共识
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如果合并老年、糖尿病、慢性肾病等特殊情况,不仅缺血事件发生风险增加,在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时出血风险也高。这些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尤其是亚洲患者。前不久,亚太心脏病学会发表了高危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栓共识。杨进刚阜外2023-09-21 11:41:35
0000美国十大被滥用的诊疗技术:过度依赖高科技影像检查居首位
JAMA内科学子刊一项研究以“少即是多”为标题报告了2016年被过度使用的前十位的诊疗技术。作者称,目前医生仍旧过度依赖高科技影像检查,并由此产生了较高比例的不必要检查,导致了过度诊断,增加了不良事件的风险。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一些治疗缺乏益处或有害,例如家庭吸氧、半月板手术或住院患者的营养支持。以下为该研究发现的被过度使用诊疗技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53:03
0000JACC杂志刊登CSPPT亚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伴低血小板者卒中风险升高,补叶酸降73%风险
近期,JACC杂志上发表的CSPPT亚组分析显示,对于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同时伴有血小板计数低,则卒中风险最高,而叶酸治疗能使这类患者的首次卒中风险降低73%。研究者表示,血小板计数和同型半胱氨酸或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识别适宜补充叶酸的卒中高危人群。研究分析了10789例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59.5岁,男性38%,无脑卒中、心肌梗死史。杨进刚阜外2023-08-16 11:55:2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