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杂志刊登CSPPT亚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伴低血小板者卒中风险升高,补叶酸降73,风险)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同期专家述评指出,采用低血小板计数和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识别高危卒中患者,并应用叶酸治疗是合理的。
近期,JACC杂志上发表的CSPPT亚组分析显示,对于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同时伴有血小板计数低,则卒中风险最高,而叶酸治疗能使这类患者的首次卒中风险降低73%。
在4.2年的随访中,总共发生了371例首次中风,依那普利 叶酸组出现161例,而依那普利组210例。
[1] Kong X, et al. Platelet Count Affects Efficacy of Folic Acid in Preventing First Stroke. J Am Coll Cardiol. 2018. doi: 10. 1016 / j.jacc. 2018. 02. 072.

血小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叶酸治疗与首次中风的关系
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治疗以及血小板计数和脑卒中的关系
研究者表示,血小板计数和同型半胱氨酸或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识别适宜补充叶酸的卒中高危人群。
血小板计数≥210×109/L和同型半胱氨酸<15μmol/L患者的首发脑卒中风险最低,为3.3%,低血小板计数<210×109/L和同型半胱氨酸≥15μmol/L的患者的卒中风险最高,达5.6%。
作者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致内皮损伤,使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由于血小板粘附和消耗,低血小板计数可能是内皮损伤的标志。 叶酸可以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并且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从而改善内皮功能。从生理机制推测,叶酸治疗可能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血小板计数较低的高血压患者的卒中预防有效。

[2]Spence JD, et al. B Vitamins for Stroke Prevention. J Am Coll Cardiol. 2018. doi: 10.1016/j.jacc.2018.03.024.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研究分析了10789例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59.5岁,男性38%,无脑卒中、心肌梗死史。
进一步分析,叶酸治疗后,高危患者的脑卒中风险减少73%,而对低危患者无显著影响。
来源:
每天吃328 mg胆固醇最好!?山东学者研究
众所周知,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但我们每天从饮食中吃进去多少胆固醇合适,至今没有明确的建议。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建议,应控制膳食胆固醇的摄入。2015年前,美国饮食指南推荐每天膳食胆固醇摄入量<300mg,但此后更新的美国饮食指南取消了胆固醇摄入上限,认为膳食胆固醇与心血管病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糖尿病患者运动的十大注意事项:避免临睡前长时间活动,餐后1小时运动有助于降血糖
饮食和运动是糖尿病控制血糖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郭建军近期在《中华内科杂志》对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管理进行了梳理。有以下十个要点:1.餐后1.0~1.5h适当轻中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血脂,但要避免晚上临睡前的长时间运动,以防引起夜间低血糖。2.没有强度的运动是无效运动。不论针对心肺功能还是神经功能健康保护,都需要有强度的运动。JAMA研究称,半数欧美指南建议为专家共识,10年指南质量没有提高
JAMA一项研究发现,2008-2018年期间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仅8.5%为A级证据,而欧洲心脏协会(ESC)的指南,也仅14.2%为A级证据,而且10年间欧美的A级证据比例没有提高。A级证据是指有多个临床研究或单一大规模临床研究,B级是指多个观察性研究或单一临床研究,C级是专家共识。中风后应遵循ABC管理路径!欧洲立场文件
我国40岁以上居民脑卒中标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6年的2.19%,推算1242万人有脑卒中,每年196万人因脑卒中死亡,我国脑卒中防治仍面临巨大挑战。5月13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卒中委员会发布立场文件,对于优化中风(卒中的俗称)及相关心脏病管理的综合治疗,提出了中风后ABC管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