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介入治疗(影响搭桥后左室重构改善,日本研究)
来源:Nonaka M, et al. Multipl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may negatively impact cardiac remodelling after bypass surgery.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21 Jul 23.
作者认为,对于复杂的冠状动脉疾病,为了有效改善左室重构,可考虑早期搭桥。
研究纳入368例未进行过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以及有2次以上冠脉介入治疗的97例搭桥患者。两组患者经过了倾向评分匹配。
日本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若搭桥前多次冠脉介入,会影响患者的长期左心室重构的改善。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发现,两组10年全因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无差异。

但未进行冠脉介入的搭桥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均显著降低,而多次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变化不明显。
0000
相关推荐
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还可致左室肥厚!JACC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广为人知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主要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引发心血管病。JACC发表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数据库(UKBiobank)和全球脂质遗传学联盟(GlobalLipidGeneticsConsortium)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提示,LDL-C和甘油三酯还可直接影响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尤其可导致左心室质量增加。糖友,每年要查这几项指标!中国糖尿病泛血管疾病专家共识发布
泛血管疾病是多血管病变,可同时累及大、中血管以及微血管等,主要危害的靶器官包括心、脑、外周血管、肾脏和视网膜等。近期,2型糖尿病患者泛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发布。共识指出,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泛血管疾病通常发病年龄更早,在检出时甚至已经造成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事件,且糖友血管病变更广泛、严重,易并发多部位的血管病变。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1:53:27
0001应激高血糖,增心梗死亡风险!阜外医院杨跃进、窦克非等研究
既往研究认为,急性心梗患者入院血糖升高对非糖尿病患者的不良预后有预测价值,而对糖尿病患者预后没有预测价值或预测能力很弱,但这可能因为糖尿病患者基础血糖水平偏高所致。因为发生心梗后,患者血糖水平不仅受血糖应激性升高的影响,也与基础血糖水平有关。阜外医院杨跃进、窦克非等牵头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CAMI)研究组,采用应激高血糖比值(SHR)探讨了应激高血糖对心梗患者预后的影响。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1:55:38
0000超五成老年房颤患者未抗凝!解放军总医院注册研究
解放军总医院郭玉涛在欧洲心脏杂志子刊发表的中国老年房颤优化抗凝管理注册研究显示,我国老年房颤患者中只有44.7%使用口服抗凝治疗。研究纳入5742例老年房颤患者,55.3%的房颤患者没有应用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其中64.7%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华法林(48.1%)和新型口服抗凝药(51.9%)的应用比例相当。新型口服抗凝药中,70.9%为达比加群,27.7%为利伐沙班。北医三院分站式杂交手术经验:先行微创搭桥再介入更加合理
杂交手术可兼顾介入和搭桥之长,但国内绝大部分综合医院并无杂交手术室,只能行分站式杂交。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凌云鹏、杨航等进行的研究表明,对于合并前降支病变的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只要能做到规范化管理,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分站式杂交手术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