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主动脉支架更加个体化?华信医院3D打印动物实验研究
随着老龄化进程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居高不下,主动脉病变“水涨船高”,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也广泛应用,但是临床上使用的支架普遍对血管的几何顺应性较差,进而导致部分病例存在内漏或支架源性新发破口等并发症。
那么,应用3D打印来个个体化主动脉覆膜支架结合改良输送系统治疗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可行否?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峰、黄树杰等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研究者将6只实验用猪随机等分为个性化支架组和标准化支架组,获取主动脉 CT 血管造影图像并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及标准化直筒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同时制作相匹配的输送系统并完成支架腔内精准置入。
术后 1 个月造影显示,个性化支架组均无移位及内漏,标准化支架组1只实验猪发生不可纠正的I型内漏。

为明确个性化支架对靶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是否产生影响,研究者还对置入术后降主动脉以及覆膜支架内各部位进行了动态血压测量,结果显示,两组实验猪支架术后主动脉各位置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表明个性化支架能较好贴覆主动脉管壁,而未造成主动脉缩窄或扭折。
此外,病理结果未见两组实验猪血管内膜损伤。
研究者介绍,该研究通过 3D 打印及可控沉积技术设计制作个性化支架,3D 打印的优势在于覆膜与支架的一体化塑形和融合,并获得了对弯曲血管几何的顺应特性;可控沉积技术可辅助控制 3D 打印喷头的方向及打印厚度,以更高效和精确的制作个性化支架模型。
研究者还在现有捆绑式支架释放系统上进行改良,于支架顶端固定可显影限位环,结合大弯侧限位释放导丝,确保覆膜支架于冠状面、矢状面均契合降主动脉几何结构。
实验结果显示该定位技术可行并且安全,实现了个性化支架的弯曲方向与降主动脉方向一致。
不过研究者也指出,还有待今后研究中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来进一步明确安全有效性。
来源:黄树杰,龙安妮,王迁,等. 基于3D 打印技术的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390-39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男性、年轻、吸烟、单药治疗影响高血压控制!王继光等对36.4万人的研究
我国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有高血压,而心血病死亡中,至少50%与高血压有关。但遗憾的是,高血压的控制还是不尽人意。上海瑞金医院王继光等在36.4万人中进行的研究揭示:男性、年轻、当前吸烟、单药治疗都影响了高血压的有效控制。这项大规模机会性筛查研究中,高血压知晓率为60.1%,治疗率42.5%,控制率25.4%,治疗控制率为59.8%。研究显示,男性不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都高于女性。杨进刚阜外2023-09-03 17:51:49
0000英研究提示,睡眠不足,腰围增粗3厘米
英国国家膳食与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每天只睡6小时的成年人,腰围比每天睡9小时的人大约增粗3cm。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睡眠少扰乱了机体新陈代谢和保持健康体重的能力。该研究发现,睡眠时间与腰围和体重指数(BMI)都呈负相关:在6小时基础上,睡眠时间每增加1小时,腰围减少0.9cm,体重指数降低0.46kg/m2。睡眠时间与体重指数(上图)和腰围(下图)之间的关系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3:45:04
0000间断性社交隔离或要持续到2022年!Science发表哈佛大学研究
隔离的日子什么时候结束?哈佛大学学者通过模拟流行病学轨迹进行分析指出,为避免医院不堪重负,反复进行社交隔离或需要进行到2022年。研究者假设,新冠病毒就如引起普通感冒的一些冠状病毒一样会季节性发病,并且在天气寒冷的月份传播率更高。结果显示,一次社交隔离措施并不能将新冠病毒的传播控制在有限的重症监护能力范围之内,在其他治疗手段匮乏的情况下,间断性社交隔离很必要。全球饮食报告称,54万国人因吃水果少死于心血管病,吃果蔬少也是全球血管病死亡罪魁
中国疾病负担报告显示:不健康饮食,如高盐和吃蔬菜水果少,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近日,美国营养协会年会上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吃水果和蔬菜少可能导致每年近三百万人死于心脏病和中风。在人口最多的20个国家中,中国吃水果少问题最突出,其导致的绝对心血管病死亡人数最多,每年约54万人。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39:45
0000≥60岁高血压老人都应强化降压吗?预期寿命不到1年不适合!JAMA子刊研究
近期指南推荐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目标低于150mmHg,甚或低于130mmHg,不过强化降压可能也会有风险,是否所有老人都应强化降压?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公卫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学者发表在JAMA子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强化降压对于预期寿命超过3年者适宜,但对于不到1年者就不适合了。研究显示,目标值为收缩压低于140mmHg的强化降压降低21%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